班上的学生相较于其他几个班来说,其实是比较爱说话的,有时候,他们能吵到让你火冒三丈。但是,在我的课堂上,敢于大方自信地表达自己想法的同学寥寥无几。
确实,有一些问题不好回答,和学生们自身的积累有很大关系。很多学生害怕说错,就每天都选择当听众,把表达的机会“让”给其他人。尽管我和他们强调“在教室里说错了没关系”,有错误暴露出来,正是接受帮助的好时机,可他们在我的课堂上仍然“金口难开”。除了问题难度和学生素养的原因,我想我还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首先,我不信任自己,需要借助外力。我是班主任,是大家口中的最能“管”住该班学生的人,最有“威严”的人。在我的课堂上,为了保证课堂纪律,我确实会不苟言笑,时刻注意把控课堂。倘若我稍微有些笑容,我的学生们必然会更加放松,开始交头接耳,讲一些无关课堂的话。这背后,其实还是因为我自身的课还不够有魅力,我也不够信任自己,把控课堂纪律还得靠这些外在的辅助才行。
其次,我不够信任学生,不敢放手。上周五到一所刚成立不久的学校观课学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那气派的建筑、图书馆式的学校,还有学生身上透露出来的儒雅大方的气质。他们在几百个教师面前侃侃而谈,大方大声地与老师们互动。 而我的课堂呢,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太少给予足够的平台让他们去展示自己,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不爱当众表达。就拿刚刚结束的一课来说,我明明在课前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班上绝大多数学生都完成了,我还在课堂上花时间让他们跟着指示再读再填,其实,我只需要让他们汇报自己预习所得即可,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去表达,尝试用自己的话把内容讲清楚。同时,给予足够鼓励,让他们在一节又一节课中去展示自己。
最后,我的教学方式太过陈旧。教育理论书籍、名家都在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要“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些耳熟能详的话语,其实,并没有在我的课堂上得到真正的体现。我还是习惯一言堂,生怕该讲的没讲到,给自己内心足够的安慰。培训会上,王益民老师调侃我们常说的一句话:这道题我讲过了多少遍你还错。确实,我们总是以为我们讲过了,学生就会了。其实,自己下课后,又还能记住自己讲过什么呢?何况,以听为主的学习方式取得的效果其实是最低的。如果能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老师,把自己会的知识讲给别人听,学做一名老师,那他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培训会上,有位老师说:公开课,不是看你有多精彩,而是看学生有多精彩。换到家常课来,我觉得也是一样的,想要孩子们乐于表达,在各场合都能自信大方,我想,我应该做个导演,把更多“说”的权利让给孩子们,让他们先从敢于表达开始。谨记顾之川老师所言:“表达的乐趣在于说或写的过程,说或写比说得好、写得完美更重要。”
(挑战写30万字教育随笔04,字数1127,总字数: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