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琴因在脱口秀大会中的优异表现而为人所知,不少段子都登上了热搜。
但她在参加某综艺节目时却坦言:“我对工作,对一切事情,包括关系,没有任何安全感,随时准备好失去。”
她说,周围优秀的人太多了,总觉得自己早晚会露馅。所以她不敢休息,一直不停地工作。
可无论多辛苦,她仍然不觉得自己很棒,反而因为害怕失去,害怕让别人失望,更是只能连轴转。
杨天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觉得你整个人的配得感不够,你缺乏‘我配’这个感觉,我配拥有美好的东西,它会让你缺乏安全感。”
“配得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有清晰的认知和自信,相信自己配得到更好的,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这种感觉会让人们不因为外界的压力而动摇,不因为失败而气馁,坚定地追求自己想要的。
简单地说,配得感是对自我价值的衡量,即“我值得拥有”。
一、低配得感的人,常与机会擦肩而过
低配得感的人,无论在别人眼中有多努力、多优秀,在自己的潜意识中依然认为自己很差劲,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更好的东西。
就算他再有能力、运气再好,也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因为他的潜意识会驱使他躲开这些。
英国心理学家曼恩博士在其著作《“我不配”是种病》中讲过一个故事:
艾莎工作认真、能力出众,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喜欢。但别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她一直被“不配得感”困扰。
得知公司要升她做主管,她便异常紧张,内心惶恐不安。她认为自己性格懦弱,不够优秀,不能胜任主管职务。
得到的越多,她越痛苦,觉得如果大家知道了她的“真面目”,她就会失去一切。
这样的想法给她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工作频频出错,最终失去了晋升机会。
“我不配”就像是预言家,让糟糕的结果照进现实。
电视剧《做自己的光》中的赵媛媛,让人印象深刻。
她没什么背景,学历也不高,一切全靠自己打拼。
节目主持的位置被年轻人抢走,虽然年龄、学历都不比对方有优势,但她认定这个位置该是自己的,于是找领导理论。
领导用一句“你要是能拉回一千万的广告费,位置就给你”,逼她就范。
赵媛媛丝毫不惧,想尽一切方法,吃了不少苦头,最终拉来一千万赞助。
在节目出现突发情况时,她表现出优秀的应变能力,被领导公开表扬,成功回到主持人的位置。
富二代男友不愿给她买车,她便自己花钱买下,男友质疑时直接回怼“我好歹也是个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这么一辆车我怎么就买不起?”霸气侧漏,令人佩服。
张小娴说:“要是你老是认为自己配不上更好的,那么,你也永远无法成为一个更好甚至最好的自己。”
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如果笃定自己不配活得更好,那么再好的机会也会成为致命的陷阱。
二、低配得感的人,总因内耗踟蹰不前
低配得感的人,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倾向,一味顺从他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经常陷入内耗之中。
有个当老师的朋友,周末独自在办公室加班。中午时闻到香味,推开隔壁办公室,发现年级主任和其他几位老师正围坐着吃饭。
其中一个老师问她吃了没,她回答说没有,对方便说该给她也订一份。年级主任思忖了片刻,对她说:“以后加班记得跟我说一声。”
朋友笑着告别,出门后却感到很难过,觉得没有把自己照顾好,不够爱自己。
她跟我们说,她在学校里是个边缘人,平时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不多,别人只要提出不同意见,她就不敢吭声了。就连找领导签字,她都会在门外犹豫好半天。
而和她同时进校的另一个同事,说话铿锵有力,常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因为别人官职高或资历老就气短一截,显得非常有底气。
这个同事非常尊重自己,其他人也就很尊重她,人缘越来越好,工作越来越顺。
电视剧《风吹半夏》中的许半夏,是一个配得感很高的人。
她身上有一股狠劲,像鹰一样目光灼灼的盯着每一个发家致富的机会,只要有利可图就采取行动,也愿意为了机遇承担风险,绝不畏手畏脚。
酒桌上,她跟男人拼酒,为的就是能谈拢生意;在国外遭遇骗局,同行人都准备离开,她却毅然独自留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寻找机会。
她不会因为别人看不起她,也不会因为自己是“收破烂”的,就认为自己的人生只能如此。
她敢想敢拼,在男性扎堆的钢铁行业中横冲直撞,一步步闯出了自己的天地。
这个角色的故事,简直就是扮演者赵丽颖的真实写照。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中专生,赵丽颖跑了多年龙套,也长期被嘲讽和排挤。
但她始终没有放弃,也没有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努力的方向,凭着一股子倔强劲儿坚持着,最终成为内娱顶流。
很多时候让人绝望的并不是现实的困境,而是来自内心的自我攻击。
配得感高的人,坚信自己值得世间的一切美好,愿意为之付出一切努力去争取,结果也往往圆满。
如果总是自我否定,就会陷入“我不好—我不配—得不到”的负向循环,让人生原地踏步。
三、提升配得感Tips
曾在网上看过一句话:“只要你认为自己值得,只要你认为自己够好,坏的事情会变得很少,好的事情也会赶得上。”
提高配得感,能改变人的心态和行动,进而带来令人欢喜的结果。
1.肯定自己
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也有自己的闪光点。要欣赏自己的优点,不要过分苛求自己,更不要把自己的价值与他人的评价绑定在一起。
不说灰心丧气的话,比如“我不行”、“我不配”、“我买不起”。你不是真的不行,但你说多了,真的就会不行。
2.勇敢表达
有些人会因为担心被拒绝或被批评,而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但其实,只有当我们敢于面对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时,才能真正地成长和进步。
表达真实的内心,也是在自我肯定。
更不要因为害怕失败或被人嘲笑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努力,才能实现目标,找到内心的富足和满足。
3.接受帮助
接受他人的帮助并不是一件丢面子的事情,每个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接受帮助,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加深与他人的关系。
别人赞美你的时候,同样也要大方地接受。
四、写在最后
提高配得感,能在人的身边形成一个积极的磁场,吸引正能量不断靠近。
别让低配得感困住人生,冲破“不配”的桎梏,才会遇见生活的更多可能。
人生是旷野,而不是轨道。想做什么就去做,喜欢什么就去争取,不要害怕出错,在不断的尝试中,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