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革命文学应有什么样的教学追求?
1.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让学生有感情地投入与共鸣,走进红色经典,感悟红色基因(朗读)
3.体味经典中包蕴的深厚情感,达到构筑家国情怀的效果。
二、革命文学教学应努力做到哪些?
1.学生参与红色阅读,反复涵咏品咂;
2.创设的学习情境有效激发学习者兴趣和体验;
3.借助沉浸式的朗读,改读、议读等;
4.利用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设置学习情境;
5.采用多样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6.利用思维导图情境;
三、《白杨礼赞》设计,如何体现这些要求的?
1.多种形式的读(听读、自读、指导读),让学生通过声音体味语言美、意境美以及所蕴含的昂扬革命精神,激发情感共鸣。
2.播放有关背景资料的影片,用撼人心魄的时代背景画面,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深切感受抗战时期军民同仇敌忾、团结抗战的革命精神。
3.为白杨树外形配图、做思维导图,直观感受它的形象特点,为理解其象征意义蓄势和提供铺垫。
四、《白杨礼赞》一个课时教学任务
《白杨礼赞》一个教学任务设计
教学目标:感受白杨树的形象,理解其象征意义,感悟其精神品质。
情境任务:学生以白杨树的口吻,讲述自己的自然形象、内在品质及象征意义。
活动一:读第5自然段,圈画白杨树的外形特点的句子,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并以白杨树的口吻讲述其外形特点。(思维导图图片)
活动二:阅读第7自然段,完成下面表格。并以白杨树的口吻讲述将述其内在品质和象征意义。(表格)
活动三:朗读第三自然段,以白杨树的口吻综合讲述其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