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很容易虎头蛇尾,三心二意,很有可能是我们的练习强度定得太高又或是方法不对,并不是因为性格上有什么缺陷。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还是采用微行为的方式,不是设定最高限度,而是设定最低限度,就像我是很多年都没有读完一本书的人,曾经也发誓要跟着社群一起读书,比如七天读完一本书,或者一年读完30本书,每天可能就要读完50~100页,对于我来说太难了,就是读一遍也是需要每天花上好几个小时,很难坚持下去。于是我就把计划定在了每天读两页,可是因为太少,注意力都还没有集中就读完了,反而觉得无趣,这次我把读书定在了每天20页,大概会花上40多分钟,这个强度在舒适区边缘,有点压力但也不算太难,至少现在感觉还行。
套用书的一句话:找一个自己能坚持做下去的方式,比单纯按照标准化的时间和方式做更重要。以前一直以为多花时间才能学好、才能达到效果,其实那是因为自己急于求成,想要快速见效,这样反而不容易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