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听书名像一本童书,其实是一部关于成人的心理方面的书,主人公借用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品《柳林风声》里蛤蟆这一个角色。
蛤蟆是一个十足的富二代,有家族企业,开跑车,住别墅,当校董,生活得自由洒脱,在别人眼里他更是衣品讲究、温尔儒雅。
不知什么原因最近蛤蟆先生抑郁了,精神状态很差,还曾有过自杀的念头。后来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找到心理咨询师苍鹭。蛤蟆先生接受苍鹭的建议,与其拟下合同,打算进行十次面谈。
这十次面谈浓缩了蛤蟆经历的一切,依赖的童年、判逆的青年、抑郁的成年,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走过了从否定自己到认知自己接纳自己的心理历程,并明白了每个人都有儿童、父母、成人三种状态,也有四种不同的人生坐标。
儿童自我状态,用童年时的习惯作出反应,表现出像孩子一样的感受和行为,会本能地顺从和依赖他人。
父母自我状态,不是挑剔别人就是挑剔自己。会想方设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甚至会将审判的矛头指向自己,进行毫不留情的自我批判。
成人自我状态,可以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能合理地计划、考虑、决定、行动,并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有比较特殊的重要性。
蛤蟆从中领会了如何真实地生活:真诚地回应自己当下的需求,打破童年以来的因果循环,做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在自由里成为真正的自己!
可能是身为妈妈的原因,读完这本书,给我触动最大的就是蛤蟆的童年经历。
童年的蛤蟆,虽然家境优握,却一直不快乐。首先父亲经常批评责备他,甚至羞辱他,而母亲呢,从不敢挑战父亲的权威,对父亲的要求百依百顺,很少去拥抱、安慰蛤蟆。
为了获取父亲的认可肯定和父母的爱,童年的蛤蟆经常讨好他们,不得不做出顺从、取悦、道歉等一系列依赖的行为,以至于长大后的蛤蟆渴望获得外界的认可和肯定,当这一渴望没能满足时,要么讨好别人,要么否定自己,所以,蛤蟆时常痛苦不堪。
孩子是一张白纸,最初的几年父母在纸上画下什么,将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从孩子出生到孩子四五岁的经历,形成了孩子独一无二的行为习惯,而这个习惯都是从和父母的相处中而获得的,这些行为习惯将伴随孩子一生。
作为父母,我们在孩子年幼时应该给孩子怎么的陪伴和养育呢?
首先,我觉得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足够的爱和专注,当孩子的内心被爱填得满满时,孩子就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存在感,长大后不会为了寻求肯定而取悦讨好别人。
第二,做情绪稳定的父母。当父母情绪不稳定时,孩子会诚恐诚惶,孩子会自我批评,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孩子就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最后,给孩子选择的自由,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做的事情,特别是人生的重大选择,孩子的人生终究要由他自己来走完。
2022年的第一本书,读完收获蛮大。时间原因,整理有些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