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王心愿知新阅读打卡:
打卡书目:《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
打卡页码:95-105页
打卡次数:五次
进入三年级已经有小一个月的时间,工作是紧锣密鼓的进行,教学容不得一点疏漏,这其中觉得最难啃的,便是作文这个硬骨头,今天读蒋老师对教作文的经验之谈,有些感悟,对自己有所帮助。
首先,剖析作文在孩子心中的“地位”。蒋老师分析了一个人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归结于四点,第一是缺少兴趣和天赋, 第二是缺乏生活体验和感受意识,第三是缺乏一定的写作技巧,第四是孩子书读的少,读的不好。对照以上四点,我认为班级孩子的大多数原因集中于第一点和第二点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也许是刚上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课业量和课文难度的不适应,让一些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总认为自己做不到,加上作文字数和作文书写的要求,孩子的兴趣不够,全当完成任务,自然也写不好,除此之外,很多孩子没有东西可写,面对同样的一件小事,有的孩子能够从中有所发现,而有的孩子却没有什么发现,缺乏对生活的敏锐,这一点我想需要我们在平时多去引导孩子观察,其实也可以与课堂联系,课堂中要鼓励孩子多发问,不要总是否定,引导孩子发现一些文本中得小细节,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观察力和敏锐度。
其次,要懂得孩子现阶段的能力处于何种水平,增加写作的机会。超过孩子认知水平的要求只会扼杀孩子的兴趣,蒋老师提到,他从三年级开始接班, 十岁的孩子刚刚开始正式写短小的文章,他们对写作还怀有恐惧,他们的每一次尝试都想得到老师的积极肯定,所以蒋老师前期以鼓励为主,这让我不仅反思,对于一些本就基础不好的孩子要求是否过高,班里的孩子基础不同,能达到的要求也就不同,所以第二单元的写作,我有意识地给学生划分档次,基础较差的孩子,只要能表达出来即可,不做过多的要求,除此之外,评价也很重要,不是泛泛地表扬,而是要有针对性,不吝啬赞美,指出问题要清晰,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提升。语文活动离不开实践,平时也应该注重大大小小训练的机会,比如一次仿写,一次小练笔,都是训练孩子写作的机会。
第三,让孩子拥有更多的读者。是啊,如果孩子每一次写作都只有老师一个读者,久了,孩子的动力也会慢慢减退,相反,如果孩子可以拥有更多的读者,也许就会增加些许动力,让孩子觉得,每一次写作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分享生活与同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