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作品不熟练时,任何表情、感情以及肢体动作,都是“多余”的。
因为学琴者目前的心思,不在这上面。
在演奏中,学琴者满脑子都在“闪现”乐谱中的内容。比如下一乐句的旋律,下一乐段的主要内容……
此时即使你让他体会作品,“带入”自己的感情,让他在头脑中,产生对这首作品的“画面感”。
很遗憾,他忙不过来,因为头脑被“占满”了。
二
昨天来了个大学教授,来给童声合唱团指导。
听完一遍后,决定带着小孩们从最基础的呼吸练起。
要求把气吸深,把腰腹给“撑满”。
我按了几个小孩的腰腹,发现没有几个是“满”的。
很多时候,并不是方法有问题,而是我们尚未“够”得着这些正确的方法。
练琴也是这样,你听到、看到、学到的练习方法再科学、再精妙,如果不适合当前的自己,也是无效的。
与其到处学方法,不如多思考、多尝试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
三
如何从日常琐事中挤出时间练琴呢?分享以下经验。
①转变观念
练琴不一定非得是在固定的时间才能进行的事,时间只要“空”了,哪怕只有10分钟,也都是可以练习的。
②“拆分”你的练琴时间
比如今天给自己规定,要练1个小时。但自己的事情太多太杂,很难找到这样的“1小时”。
不妨把1个小时,“拆分”成上午“两个15分钟”,下午“一个15分钟”,晚上“一个15分钟”。
时间段变短了,也便于从琐事中将这部分时间“空”出来。
四
练习计划其实非常重要。
因为他直接关乎到你本次的练习,是“有效练习”还是“无效练习”。
其实很多练琴中所产生的“无效练习”,都是在制定练习计划时已经产生了。
常见的情况有:
①选择了超出自身现有演奏水平的作品,作为自己的练习计划。
②不制定练习计划,太过随意地练习。
五
为什么在练琴中,会产生这么多的“无效练习”?宛与洛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①练琴本身就是试错
试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定会失误,而且不止一次地失误。
②心急,总想练几遍之后就达到想要的效果
所以就会出现在跟节拍器的过程中,明明演奏的音符都不清晰,但却舍不得把节拍器上的练习速度,往前“倒回”一些。
想要彻底地避免“无效练习”,其实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却可以让自己“越错越少”,练习的效率越来越高。
这些是自己可以掌控的。
六
你可能会在上台演出前,有这样一种感觉。
明明练得滚瓜烂熟的作品,但此刻头脑中却没有一点乐谱的“痕迹”。
也就是俗称的忘谱。
请淡定。其实不是忘谱,而是你一时的紧张,导致回忆出现困难而已。
请坚信。只要是练得非常熟的作品,只要练出了肌肉记忆,你在演奏时,只要能记起开头的一乐句,甚至开头的一个音符,就足够了。
后面的内容,会直接“顺”出来。
七
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技能的“底层能力”。
就像练琴这件事。你可能以为,学会演奏一门乐器,就是看教程、找老师,然后自己再练习这样简单,其实不然。
如果缺乏最基础的学习能力,你会发现,你看教程看不下去,看不懂;老师所讲的,你跟不上,理解不了。
而且,你的学习习惯不好,很难主动开始练习,更别说持续练下去了。
这些看似很平常的小事、小习惯,其实正是拉开巨大差距的“底层能力”。
如何获得?把眼前的事情一点点地做好,别好高骛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