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2日
(Deliberate Practice)
【书中原句】
其核心要素通常如下:(1)你的注意力全情投入到某个你希望提升的技能或
想要掌握的理念上;(2)你能得到反馈意见,这样你就可以调整自己的方法,保持注意力的投入有最佳产出。
【核心概念转述】
天才不是源于天赋,而是源于正确地练习。深度工作可以是经由刻意练习达成的。对于需要进入深度工作状态而不得的人来说,刻意练习特别是正确地练习就至关重要了。创造没有干扰的环境条件,提供相对较长的时间(譬如至少半小时)来进行相关工作,进行刻意练习,保持高度专注,聚焦在当前需要研究或工作的主题上,沉浸在相关议题里,可以思维更活跃,有更多灵感,激发更多潜能。这种刻意练习的成效,可以借番茄钟、深潜计时器等小工具,记录时长,自我评估产出效果,进而优化自己的方式,提升效能。
【个人体验】
2020年有50天的时间,我与小伙伴相约进行写作练习。每天就同一本绘本撰写读后感,必须成文打卡,发布到群里,以便互相监督和提出反馈意见。
在这样一个刻意练习的过程当中,大家互相鼓励、肯定,其他人发文也是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提醒,我逐渐培养出快速撰写读后感的反应模式。准备进入练习状态时,我往书桌前一坐,关闭即时通讯工具,手机静音譬如干扰,就有了写读后感的仪式感。这个操作流程就好象打开了我刻意练习或者深度工作的开关。
我的练习过程是先读一次绘本,查绘本的作者和时代、创作背景、其他相关资料,再读一次绘本,然后开始写写写。
50天时间的刻意练习过后,我写东西越写越顺、越写越快。以前写一两千字经常要两个多小时甚至更久,很多时候还会因为找不出想写的点而浪费大段时间;练习过后,在看绘本的过程中就已经在自动扫描和评估我想写的和适合我写的主题了。到看完这本绘本时,我只需要从我想到的可以写的点中,筛选其中我最想写的主题就可以了。
【行动指引】
当希望进行深度工作和刻意练习时,营造无打扰的环境条件和相对较完整的时间块至关重要。以前我经常将这个时间段安排在深夜无人也无即时工具打扰时。现在,我需要更多地考虑健康因素,正在逐渐调整作息,慢慢改为早上读写。最理想的状态是只要我打开深度工作的“开关”,就可以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