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读《兴趣的秘密何在》一文 ,尽管此前多次翻阅,可再读上一遍,仍然有新的收获,可见好书确是需要百回读。
时常听到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持续长久,也总在想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期待他们能如我们所想爱上学习,乐于学习,能克服重重阻碍和困难,直抵成功的彼岸。
但是,常常事非所愿。
也或许,我们误解了“兴趣”一词。
什么是兴趣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也就是说有兴趣的学习应该要具备苏氏提到的这些心理状态:一是以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对真理感到惊奇;二是能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三是能体验创造的欢乐,为人伟大的智慧和意志感到骄傲。
那究竟应该从哪里习得这样的心理状态呢?对此,苏氏提出兴趣的两个源泉。
一是:认识过程本身。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攀登”、“挖掘”自然万物的实质及其因果联系的过程本身,这是兴趣的重要源泉。
他提到: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那些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不能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的热爱。
此刻,我想到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会选择一些直观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美其名曰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但不过是选择了我们认为能够取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无关事物”的更强烈的外在刺激,而它并未从根本处解决学生兴趣问题。
所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攀登、挖掘自然万物的实质及其因果联系的过程本身这一件事变得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能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就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
他是怎么做的呢?
我在备课的时候,总是努力思考和理解那些接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交接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和规律性中揭示出某种新颖的、出人意料的东西。
也就是说备课的重点应该是努力思考新旧知识的接合点(交集点),制造认知上的冲突。有时候,这些接合点是清晰的、显而易见的,但有时候却需要通过表面现象去发现隐藏其后的奥秘。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在学生面前揭示一种新的东西,一种指向知识本质、学习本质的东西。苏氏这里所提到的接合点(有些地方也称为交集点)其实与当下热议的大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提倡深度学习,通过关键问题(基本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从学习专家结论转向培养专家思维。
二、知识运用。苏霍姆林斯基高度肯定知识运用对兴趣形成的重要作用。他认为: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儿童渴望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师长便要抓着这个关键时期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与事实和现象进行生动的接触,体验到认识的欢乐),不断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
苏氏通过例子告诉我们,兴趣、知识、经验从来都不是通过老师直接传递给学生的,而是让学生在情绪高涨、智力兴奋时,向他们提供能充分体验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和“掌控感”的实践活动,体悟理智(智慧)在事实和现象面前的“权力感”必然经由真实活动方可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