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至今也有十余年了,人们常说工作越久经验越丰富;可是也有人说工作越久越没激情;不知道是不是我太笨了,对于工作的激情依然不减,但是工作的经验也没能增加多少。以至于每次要参加什么比赛的时候,都会觉得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这几天学校教研,轮到了我自己,要上一节公开课《雾在哪里》。一开始,我觉得这篇课文排版清楚,脉络清晰,上起来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但当我真正地着手去备这样的一节课时,我发现了很多问题:第一,我们班的孩子,刚刚接触共同体的模式,能够很好地展示出来么?第二,我设计的这三个板块问题,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学习,从而解决本课的语文要素么?第三,我的设计有亮点么,有让学生进入高阶思维么?
俗话说得好:有思有所得。从教研组里的集体备课开始,与周校以及组员们积极地讨论,大家对我的设计流程提出了很多质疑与改进的措施,我真的很感谢他们,感觉自己很久没有这样精心去设计一堂课了。在这次集体研讨中,我把大家对我的建议一一记录,在会后我又慢慢地摸索,去修改我的教案;接着,我私下又把修改了的教案与同事讨论,聊聊我的想法,向他们请教我备课时遇到的困惑,还与他们讨论自己预设的问题是不是符合这个年级段的孩子。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修改,一点点地修改中,我上完了这一节并不完美地研讨课。现在回头看看,我发现过程虽然辛苦,结局虽然不尽如人意,可我发现自己还是很愉快的。备一堂课,虽不能说有很大的成长,但我觉得有收获就是好事。经过这次备课,我明白了共同体课堂中三单设计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导学单的内容我可以安排学生早点识记本课的生字,理一理文章的主要内容;上课伊始,我们就可以把导学单上的内容选择性地对学生们进行反馈,主要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学生们掌握了字词以及文章大概内容。学习单的设计我们就要注意一下,创设的问题一定要紧扣我们本课所要解决的语文要素,另外还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拓学单的设计就更需要注意了,你安排的内容可以是与本课知识点有关的拓展,或者也可以安排与本课相似地一些文章,引导孩子们再进行深入地学习,让学生明白,学习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