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去西安白马招觉院禅修了一周,至此便与打坐冥想结了缘。
原本盘腿都会觉得疼痛难耐,禅修回来后,不知不觉也能双盘几分钟。
近些年,一直想打坐冥想,看了一些关于冥想打坐的指南,也尝试了几次,最多是10分钟时间,脑海里的念头来来去去、兜兜转转、如走马灯般穿梭来去,维持住纯净专注的时间最长竟然不过2秒,所以觉得这10分钟、5分钟分外难熬。
在这个世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自己想看到的,这也是吸引力法则的作用。近日,无论在公众号上、还是头条、微信朋友圈内,都能看到关于冥想、站桩、瑜珈的文章与案例,便有了蠢蠢欲动的想法。
昨天午时,阳气升腾洒落至书房的飘窗内,看到窗纱内透过来的光束,立即有了打坐冥想的渴望。于是,选取了一段佛家冥想音乐,坐到蒲垫上,开始双盘打坐。随着引磬的响起,那空灵悠远的磬音,飘浮在房间内、萦绕在耳际边;在心里设定了打坐冥想的时限:音乐结束,也考量一下自己能坚持多久。
于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二连三地飘来飘去,当我察觉时,便对自己说:回到音乐,凝神聆听音乐的节奏、音调、旋律;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一个念头来了、走了,另一个念头又来了……我开始观照这些念头,将其带回呼吸、进入音乐。
一会儿,双盘的大腿开始感觉有点疼痛,我将注意放在这个疼痛上,关注一会儿,好似疼痛的感觉减轻了,似乎不是疼痛了。
音乐停止了,我一看时间是14分钟。这是一次全然投入、没有逃避的冥想。加之脊背被阳光照射,亦被光与力量穿透。
苏格拉底曾提出过人类的终极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年少时不知天高地厚,认为这些问题是无病呻吟;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经常会思考这些问题,而且一直在找寻生命的归处,我为什么活着?哪儿是我的归宿?
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