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小浩总是抱怨别的孩子欺负他。
接下来要说的是小浩。他是我第一个暑假班之后,家长介绍过来的。
来的时候小浩是上一年级二个月了。妈妈说,孩子数学挺好的,就是语文很差。语文老师说了,刚刚上一年级,拉下的不多,好好补习一下,就跟上了,要不,以后的学习会因为拼音没学好,不识字,理解力跟不上。
因为工作很忙,每天晚上两口子要忙到十点以后,所以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老师要求家长辅导并检查作业,因为忙到很晚,而且两口子小学都没毕业,也辅导不了。所以只能让孩子上辅导班。再说家里还有俩小的,更顾不上他。。。。
小浩妈妈很直接,没等我说什么,一口气全全待明白了。
小浩这种情况的孩子很多,父母的工作时间比较忙,没空辅导,也不会辅导,老师又找,这样的家长有心无力,一是辅导不了,二是辅导的了的也好不到哪里去,三遍不会就上火,基本上就是鸡飞狗跳的全家不得安宁。
学习问题的一再折腾,和自己辅导的硝烟四起,为了孩子学习和升学,最终就得送到辅导机构。或者说是变相的责任移交。
白天把孩子送到学校,有老师管着,下午放学送到我们这些辅导机构,有辅导老师负责辅导家庭作业。整个的是责任转接。
这就是这个行业存在和蓬勃发展的根源。有需求就有市场。
一看到孩子才上一年级,还是挺开心的。想着,刚刚开始上学,孩子很多问题还没有形成,不管是学习问题,还是习惯问题,都刚刚萌芽,一切的调整和引导都是最好的时段。
对于第一次见面,或者第一次辅导的孩子,我最大的不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总是不自觉的把感知触角伸到别处,看似并不相干的其他方面。
比如孩子的习惯呀、性格呀、甚至性格呀。
小浩也不例外。
大部分孩子很好沟通,我问什么,就会说说什么,这样的孩子了解他的一些问题也比较简单明了。还有一些孩子,可能由于是害怕,或者因为学习问题而有些自卑,怕我问学习问题而低头闷不作声。是需要我一点点的小“技巧”才能打开他们的小嘴巴。
还有的孩子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不说话,是因为孩子的性格相对来说有些内向,不善表达。
小洗看起来很安静,不怎么说话,问他,也能回答,但显然没什么表达的欲望。
小浩的妈妈,倒是一个特别善于表达,或者是说是一个特别健谈的人,长的五大三粗,说的不好听点,活象菜市场口那个卖猪肉的。横向和竖着几乎一样长短。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很能干,性格很好。第一天的见面,没说两句,直接就拉着我的手说,孙老师,我把孩子交给你了,他的学习我管不了,也辅导不了,他爸爸也没时间,也辅导不了,我家里还有俩小的,一天到晚忙的要命,回家都半夜了,弄不了他。。。
说完,没等我说什么,人家就急匆匆地走了。是不是任谁都看得出来,小浩妈妈是个直性子急脾气,性格直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