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日 中原焦点团队 讲师13期 庞爱国 第1186天分享 本周第1次约练 总约练第738次 咨584、观117、来3、朋5、box约练11、案例分析18
青春期对一个孩子很重要,这段时间家长用对了力气,可谓是事半功倍;
今天为大家分享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的10个心理特点:
作为父母一定要有所了解和警惕,对孩子多一分了解和理解他的行为也会更符合常理️:
1、权力需要
青春期孩子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油盐不进。
他们的内心:即使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我也不会听你的,因为那是你的想法,而不是我自己的想法,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叛逆期,也是孩子自我认知的再次发展的时期,这时候孩子渴望权力,希望白己说了算。这种时候引导孩子变得尤为重要,父母要让孩子把话说完,才能进行引导。不然孩子会拒绝沟通。
2、自我认同的需要
孩子不喜欢被批评,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当话语里对孩子有贬低和指责时,孩子就会记在心里,把你们统统都关在心门之外,虽然表面可能不会去对抗,但心里从此再也不会顺从。
孩子的心声就是:嘿,别用那种命令和咄咄逼人的语气跟我说话,因为比起你所说的内容,我更在乎你说话的态度,我不是你的附属品,请用尊重和平等的语气态度和我沟通。否则,即使你说得再有道理,我也不想听。
3、渴望被尊重
孩子发起脾气来,是怎么想的呢?
当我和父母争论时,事实层面谁对谁错并不重要,关键是气势上我绝不能输。因为,认输便代表着我把自己思想领士的独立权割让给了父母。所以,你要让我接受你的建议就必须要让我感受到你对我思想领土主权的尊重,父母如果只要求孩子听话,会发现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对抗,不一定是直接对抗,还有可能是隐形的对抗。
4、亲密又独立的需求
父母发现孩子总是关着房门,想和他说话时感受到孩子拒绝,不再主动沟通,问多了,他就会不耐烦甚至发火。青春期孩子和父母相处最理想的状态便是:给我独处的空间,别总来打扰我、指挥我,如果我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时,希望你们能及时出现为我提供我需要的帮助,但是不要对我吼叫发火。
当我做的某些事有重大偏差时,你们直接、清楚、简单明了地告诉我就行了,这便是我所期待的,与你们“既亲密,又独立“的状态。
5、渴望被理解和支持
绝大数父母习惯和孩子关系对立,不是站在老师那边就是站在道理一边,不论你站在哪一边最终你都不会赢得孩子的心。
孩子总是希望父母是自己的同盟和避风港。
“爸妈,我希望当我和别人发生冲突时,不管怎样你们情感上先站在我这边先要护着我这个自家人,别一上来就胳膊肘往外拐只顾护着外人。
如果你们真对我有意见,也希望是事后咱们关起门来慢慢谈。给我留些面子,让我感到温暖。”
6、拒绝父母的情感绑架
爸妈,我真不希望你们时刻把“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挂在嘴边,因为那会让我感到愧疚,总觉得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来偿还对你们的这份亏欠感。
当一面是偿还的压力,一面我又感到自己做不到时逃避(不上学或是生病)就是我的唯一选择。
我希望和你们的亲密是建立在彼此欣赏、认可和爱的基础上,而不是用内疚把我们绑在一起。
7、表达自己观点的需要
青春期的孩子总会说一些父母不太认同的奇怪观点。这让父母很焦虑,孩子说的正起劲呢就开始反驳或者是讲道理,这也是让孩子不想和父母说话的一大原因。
其实表达本身就是一种治疗,孩子其实是想和父母说即使最后证明你是对的,我是错的,我也希望你能对我表达观点的权利表示尊重,因为这才叫讨论,而不是一直的否定。
8、当我求助时,请认真倾听我
现在的孩子自C,甚至有的孩子会想要自S,这是孩子在和父母求助,他们的内心其实在这样呐喊:爸妈,我有时候说“我要去S”时,其实真正想表达的是我渴望你们能停下来,好好听听、理解和尊重我的想法和需要。
许多时候我伤害自己,也只为换来你们的理解,所以这时候父母一定更要放下固执的想法,先去倾听孩子,千万不要继续刺激和压迫孩子,因为也许你的冷漠和绝对,会是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
9、期待情绪被接纳
有的父母在每次孩子吐槽时,都只会给孩子讲道理。
孩子,其实想对父母说:我真的只是想要找一个愿意理解我的人,抱怨一下,让我的情绪被听到、被接纳,你们完全不用觉得自己必须要给我什么建议,我也不想看到你们为此变得抓狂。因为那会让我更加崩溃,换言之,希望你们做我的“情绪缓冲”千万别做我的“情绪增幅器”。
10、不喜欢被唠叨
为了让孩子听话,父母对着孩子一直说,一直说….
孩子烦躁不想听,父母就觉得孩子难沟通,不听话。
其实孩子只是希望父母:
请你跟我说话时,别掺杂那么多激动的情绪,也不要用那么高亢或低落的语气跟我讲话。更不要把一句话能讲清楚的事变成十句话来说,青春期的孩子最喜欢简单明了的对话,不希望父母把自己当孩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