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向往北方已久。看着地图上点亮的角落,也不禁想为这次的旅途记下点什么。
越过长江、黄河,翻山越岭,过太行山、阴山,又从平原到盆地高原,路过草原、沙漠、森林;一路有广袤的玉米林,高粱林,粟,让我都免疫了的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地,当然,还有土豆,大豆,枣,苹果,桃,柿子,山楂,核桃,板栗,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果子…
出发前,好几个人都很纳闷为什么要去山西,众人印象中的山西只有煤。可殊不知有句话是“地上文物看山西”,而为了更好地感受,在出发前,我还看了几天的纪录片。待真正踏进那片土地,才发现自己有多么的渺小和贫瘠。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应县木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又被称为佛宫寺释迦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早在二十世纪初,它赢得了国内国外建筑学者的青睐,而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就是其中代表。当在摆渡车上窥见全貌之时,一股热泪在眼眶中打转翻转,真的就如同梁思成感叹的overwhelming。经历过漫漫黄沙、地震、烽烟四起战乱的天灾人祸,它依然屹立不倒。待走近,当你看到木柱上的细痕,上下纵横,门上不再鲜艳的颜色,还有似剥壳状凸起的木层,你不禁感叹它到底经历过什么,而它“历经风霜屹立千年”。在第一层塔内的泥塑释迦佛像周围及内槽南北门两侧,分别绘有飞天、天王、门神等形象的壁画,线条古朴流畅,虽然颜色有些许褪色,但你还是能感受到壁画的精美与美感。参观木塔时,你会看到纪录片里提到的数不清的麻燕环飞左右,它们时而俯冲向下,时而攀飞而上,时而从柱子穿过,时而从檐角绕过。可能也就是他们不停地在吃木质的蛀虫,正是木塔的守护者呢。其实,如若不是赶行程,真的可以在里面待很久很久,甚至几天都可以。可它在倾斜,正所谓看一眼少一眼,真的如同漫长的告别般。如若再有缘,定会有再一次的相聚,只是希望那时候不再千千结。
大同的云冈石窟带来的不是感动,而是感慨:感慨北魏民族的强大和凝聚力,感慨冯太后的手腕,一次次地将皇帝给逼于绝境,但皇帝依旧坚持尽孝,没有半句不是,感慨将石窟延续的追随者,感慨古代工匠的精湛艺术,就像万佛窟里的小佛,你真的无法想象它们是怎么被刻出来的;还有顶端的飞天造型,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早期飞天形体粗犷笨拙,身体的飞动凭四其肢摆动,有时依靠衣裙的飞舞,而无飘带;晚期飞天造像,身体逐渐灵活,人物形态变化明显,由男性逐渐转为女性,衣裙裹足,有飘带飞动,脸型润丰满,体态雍容,裙带线条流畅,轻盈,飘曳。可能也就是“岁月不语,惟石能言”的体现吧。其实,这次也有去洛阳的龙门石窟,虽然都是国内的四大石窟,真的不可相提并论。也就如假如国宝会说话里描述的:世界被不同的文明雕刻成此刻的样貌,不同的陆地、海洋、山脉、湖泊、城市、村庄,人们的肤色、眼神、笑容,相遇一刻,生死一刻,聚散与悲欢的一刻,共同雕刻着人类的故事。我们用“仿佛”这个词语描绘心念的状态,人类的身体,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仿如佛在仿佛天地间、时光里,世界的样子,我们的样子,每一刻都是一场雕刻。就在此刻,就在这里,世界在这里大同。
很少有地级的城市有像大同博物馆,美术馆的规模和功能。其实,逛的博物馆真的不少,有点疲沓之感了。但北魏辽金时期的大同文物真的有点震撼了。其实,北魏的画与书法在历史上一直有一席之地,就足以说明其它的魅力,而出土漆屏是难有的保存形式,它的精美,它的色彩,让你忍不住和朋友分享。还有蓝色的玻璃壶,如果不说,你真的不会以为那是北魏时期的,因为是绝美的蓝色,就算是现在,也很少有。当然,还有其他的镇馆之宝,这些会让你感叹古人的智慧。可是还有让你不禁想笑的各种武士佣,与在洛阳的那些小巧的不同,他们更高大,更加地有活力感,有的高冷,有的亲切,有的傲娇…就是妥妥的表情包。虽然展馆不多,但真的对得起国家一级博物馆的称号。
当然,还有大同的古城,华严寺等等。从未想过,在这盛夏,能亲身体验灿烂灯会,可就是如此幸运,在大同的古城墙上,眼见了灯会的盛景。
除此之外,大同让我神往的是心之所向的向日葵。一路奔波,去到火山群,带着满满的动力不停往上爬,却不见一株向日葵。眼见的失望,但希望也就在拐角处。回去的路必须要经过啊。真的感谢通行小伙伴,一次次地停车,让我驻留,让我观赏。不管是在大同,还是在后来的内蒙,我都不知道停了多少次,就只为向阳而开的向日葵。不同地区的向日葵不一样,有的高一些,有的矮一些,有的盘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迎着太阳,有的低着,姿态各异…车子不停地向前,当你望着窗外,一爿爿地黄色会不时闯入你眼帘视线,也会让同行的我们能不约而同地发出一模一样的感叹,再到后来,我们都快被免疫了,以至于在返程中,再见向日葵时没有了波澜,都觉得不够震撼了…
其实,没想过再往北,但一查路线,离内蒙古也就是两个小时的路程,然后一拍即合。路遇了冰雹,风雨,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感受了火山群的气息,感受了草原的绿意希望,也感受到了它的宽广胸襟,感受到了手可触碰天空的低垂高,感受到了干净如洗的蓝天,感受到了机械农耕文化的便捷,感受到了当地人的热情,情绪价值绝对拉满,也品尝到了他们当地的咸香的奶茶…再往西,也看到了内蒙聚集的村庄,也见到了在草原上漫步的牛羊群,也体验到了没有路灯坑坑洼洼的公路…再往西南,最美沙漠公路是值得的。金黄的沙漠,山丘就像连绵起伏的山脉,在太阳底下熠熠生辉。本想赤脚在沙漠里漫步,不曾想被烈日暴晒的细沙有灼烧之感,恨不得飞回放鞋之地,再继续的话,就会被烫伤。不曾料到的是,炎炎烈日下的沙漠中,我竟能穿着防晒的外套,没有丝毫的闷热感,确是一股凉意。坐在沙丘上,一次次地手握细沙,一次次地摊开手,让它随风飘散,也正是“握不住的沙,不如扬了它”的体验。
一直很喜欢菜市场的烟火气,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每次出去,也都会去当地的菜市场逛逛。这次去了洛阳的,忻州的,呼和浩特的,运城的…虽然都是红的绿的,还有热气腾腾的烟火气,可是它们和以往的不一样。在洛阳,我看到了南方不曾见到的大葱,也见到了水葫芦被当作盆栽…更重要的是后悔没有多买一个的鸡蛋灌饼,即使有配菜被包裹其中,面粉的原味依旧在唇齿间留香,但你依旧能感受到浓郁的酱的味道,即分明,又交叉融合;当然,胡辣汤,韭菜盒子,糖饼,也是不错的体验。忻州呢,刚好赶上古城外的市集。其实,有点像南方的赶场,好多好多的人儿在古城南门聚集,各种各样的什物,但确实有很多南方市集上不会有的东西。让人诧异的是,有些摆摊的人儿面前,就是篮子里几个看上去或小小的或歪瓜裂枣般地南瓜。看到如此景象,不禁会联想到自己,如若是自己,不会这样做,因为觉得没有半点希望,可那个老人却一直在坚守。呼和浩特的其实不是菜市场,是小吃一条街,有馒头,有焙子,有羊杂汤,有豆腐饼,有稀果羹,有酸奶…几乎尝了个遍,然后不想离开。而运城的,真真的让人卖不开腿,这里想停下来,那里想停下来,面饼的香味不停刺激鼻子,这个想吃,那个想尝。可无奈只有一个胃,可是机会难得啊,最后还是买了一大堆,像搞批发一样,感觉以后还会为了没能吃到的各种饼再来。
整个行程中,从南到北,从北到南,几乎将黄土高原跑了个遍。其实,黄土高原已不同于以往,尤其是靠近南边的区域。已不再是裸露的黄土,一大片的涌动的绿,植树造林的效果是能亲眼见证的。路上,一直在想该用怎样的文字来描绘它,一直想不到。不禁和同行的地理老师说,其实地理书上已经给了最好的文字:沟壑纵横。只是纵着的那一片,犹如刀刃,往下看,有的就如同悬崖。
虽然北方的黄土高原裸露的面积仍还不少,可却早已不是以前的黄土模样,因为努力生长的小树和草植给了很多的希望。
一路向北,值得记录的还有很多:如三人的随意感,不会刻意追求什么,主打随意的风格让一路的行程和谐融洽;小浪底开闸泄洪时的黄沙,沿黄公路上的黄河流域,真的会有“黄河母亲需要保护”的感慨;有长达十公里的隧道,五公里的隧道;有特意跑去看盘旋公路途中遇到的古村落,犹如走近世外桃源,在那一刻,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还有遇到的彩虹,落日,追逐的晚霞;分享欲也在朋友那里得到释放,也有亲人、朋友的关心……
其实,所有的遇见都是重逢。多年前毕业的时候,因为天南海北的,没曾想过还能和研究生同学见面,殊不知归途中,竟还有这样的机会,所以说,无论我们距离多远,都会有遇见和重逢的机遇。
期待下一次遇见,期待下一次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