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仍在办公室,耳机里特别选了这本书《如何度过每天的24小时》。一边听一边搬砖,头顶中央空调的暖风呼呼吹。竟然忘却了外面的寒冷。
看本书封面,很像一本治愈系绘本。别被它骗了,这可是一本写于1907年的百年老书了,说真的,把书里某些生活细节改一下,放现在照样可以刺激打工人。
你怎么过一天,就怎么过一生。写时间管理的书,市面上有很多,但在作者生活的那个年代,写这样的书,还是第一次看到。
本书作者阿诺德·本涅特(1867-1931),是一位英国作家。由于童年时生活穷苦,他迫切希望通过事业成功,来摆脱贫穷和屈辱,他当过律师事务所的书记员和《妇女》杂志的编辑,还写过小说、剧本、评论等。
如果想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按作者的方法实践一下:找出自己每周有多少非工作时间,从每周改变7.5小时开始。
控制思绪:作者建议早上通勤时集中注意力思考一个问题,晚上回家反思自己今天的人生,尽量不走神不发呆。
如果是坐车通勤,这个建议可以试试,每天睡觉前打开一本书或者知乎,找一个问题留着早上思考。不过我之前坐大巴上下班,看大部分人都是在车上补觉的。
下班的反思可以按见感思行流程来:今天看到了什么事?我的感受是什么?我的思考是什么?我的行动?这段反思可以作为作者提到的日志内容,回去之后写下来。
找出自己的兴趣爱好:艺术类?文学类?体育锻炼?想要过上充实的生活,不一定非要热爱艺术和文学才能实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认真阅读,读有点难度的书籍。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压力和困难恰恰是最重要的,这是一种既想完成又想逃避的感觉,读小说可没有这种感觉。
确定阅读主题或者作家,按主题阅读会比较有效果。放慢速度,边读边思考。重要的是要从小事做起,开始养成习惯。
书中有些观点其他同类的书中也说到过,比如:早上做事效率更高,只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从小事低调做起……等等。
但有一些观点很有借鉴意义,比如:控制自己的思绪,是过上充实生活的首要条件;像体力需要锻炼一样,人的脑力也需要锻炼;不要太过热情,对成功的渴望会给人误导,而且也不可靠……等等。
从中,我们不止可以学到如何利用一天里的24小时,也可以学到如何让这24个小时更充盈丰富。
摘录书中金句,一起成长。幸福并非来自身心的享乐,而在于提升理性思考的能力,为人处世合乎自己的原则。
行为与原则不符的人生是愚蠢的人生;只有日复一日的反思、自省和坚定决心,才能做到行为与原则一致。
书籍诚然可贵,但阅读并不能取代人们直面自己的行为,即坦诚审视最近的言行和未来的打算,尽管这种直视可能让人不安。
一个人不能告诉另一个人该去哪里。要说有什么决心胜过其他,那就是与过去决裂的决心。如果生活不能不断地否定过去,那么生活将一无是处。
作者说这本书是为那些“上班混日子、下班躺平的人”写的,那些“对生活有兴趣的人”,一定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因为他们尝过生活的甜头,也希望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能看到这本书,说明我们都是“对生活感兴趣的人”。书确实治愈,不论是封面插图还是语言风格,都让人在阅读时忍不住翘起唇角,不像其他工具书那样认真严肃。
这本书内容很简单,主要是看个快乐心态,如果不是抱着收集干货的目的,这本书完全可以做个消遣品,看看百年前的作者怎么跟你说:“哎呀,朋友听我说,我懂你”。
加班为什么也会乐,因为有小姐妹陪伴及堆满的吃食,还有这本书呀。一定要好好度过每天的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