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8

      《表里的生物》是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话。从而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本文不仅语言生动有趣,而且内容前后衔接自然,一步一步地把“我”对父亲的表的“认识”展示出来。回顾整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本课的一大特点是运用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课文第九自然段作者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心理描写是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常用的方法。以前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有提示语,易发现,本课的不少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如何辨别呢?教学时,我让学生尝试着在句子前面能加上“我想”的就是心理描写。如句子: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们就可以在前面尝试着加上“我想”,那么这句话就是心理描写。

      文章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文字,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仔细阅读,辨别,很快地找出文中其他心理描写的句子,准确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作者童年的天真无邪,效果明显。

回顾本课教学,还是有一些遗憾:

      朗读教学指导不到位。文中有“我”和父亲的三次对话,在指导朗读对话的时候,句子的语速、语调指导不到位。如第一次对话中“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此处是“我”第一次要碰父亲的表,语速可以稍快,语调可以上扬,体现“我”急切、强烈好奇的心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节二年级上册的课,现在是二年级下册,再来上这一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已学过了,你是如何处理教材和开展教学的? 答...
    蒋铭国江西乐平阅读 606评论 0 0
  • 今天学习曾奇峰老师的“抑郁是对躁狂的掩饰” 老师首先解释了抑郁和抑郁症的区别,抑郁是广泛的概念包含抑郁症及抑郁...
    早睡早起好身体阅读 968评论 0 0
  • 2023--2024学年,教学中从学生处所学 学生的基础很差是今年学生的学情特点,这是前所未有的不好---不仅知识...
    阳光的宠儿阅读 583评论 0 1
  •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我的理解:孔子说:“修身养性起于《诗经》,立身之道在于礼,性情所成在于音乐。”...
    煊芮阅读 819评论 0 0
  • 今早差点迟到。自己没起得来,还是我去开了他的门。今天上午要体考,这事还是别耽误。 看样子,我得做好情况反复的心理准...
    天上有阅读 5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