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天下之牝物,常以靜勝牡,故治邦者,由靜勝牡之益,而知治民之道,再以靜為下,則可以為天下母矣。
治大邦者,自居其邦於下位,若小邦,亦若水之居下流。凡大邦能自卑下,則可以為天下之牝而處理天下之邦交。故大邦所以自下居小邦,則可聚小邦之心,而為其所樂於歸附。小邦所以下以禮事大邦,則有附聚於大邦之心,甘為其所畜。
故不論其大邦小邦之情,或大而下之,以聚小邦,或小而下之,而聚於大邦。其於大邦之心,不過欲兼畜於人,以為強盛大邦。而小邦之心,不過欲求其護庇,而入事於人。
今若大邦亦能下而聚其小邦,小邦亦能下而聚於大邦,則此兩者共聚入事,非併其土地人民,皆非共自下不可,惟自下者,能各得其所欲,故大邦不可恃其大,而宜為謙下,此言聖人之為天下歸也。
[悟] 強者宜為弱,有者宜為無,貴者宜為賤,如此以推,況其為小者乎?國際間,明乎此為牝靜之道,則天下太平矣。然小下大易,大下小難,故人樂天者,勝畏天,是則知道之人,宜謙下,宜靜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