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比较恐龙模型的实验环节,有以下思考。
1.学生对本实验兴趣高涨,四人合作,但学生拿到模型以后,学生就开始一人一个拿在手里,并不太愿意将四个一起拿出来放在同一张桌子上比较,我在发材料之前已经强调过,需要四只一起出比,但是模型的吸引力远超出我的预判,导致本实验有部分小组都没有全部完成实验结果。
2.比较两只恐龙模型的长短和高矮时,学生一开始没有想到添加辅助工具来帮助,后来提示以后,学生对公平比较的方法有了思考,有学生就说出“把尺子放在恐龙的正上方,将尺子下移,谁先碰到尺子谁就最高”,在后面的比长短的时候,学生就学会了方法迁移,一种是直接用直尺量出每个小恐龙的长度,一种是将直尺放平,头部或者尾巴与直尺持平,看谁长。反思以后发现建议使用具有直角边的盒子和盒盖,作为对齐恐龙底部或头部的“标尺”,不但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避免学生用尺子造成的歪斜、不平整等问题,增加比较的准确度。
3.学生在填写活动手册的结果时,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在填写的时候我对记录单的填写方式已经进行了方法讲解,但是学生会出现“比较高矮”结果里有两个数字1,结合反思一,发现学生没有把四个小恐龙一起比较,因此后来我又重新讲解了一遍,书中“谁大谁小”的意思不只是“谁最大、谁最小”,关键是让学生在比较结果时建立“谁比谁大”这个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