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水的星球
一、教材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有了较多的认识,而对地球还没有深入学习。本课将带领学生重点认识地球上的水资源,探索水资源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使学生认识到地球是一个表面有丰富水资源的蓝色星球。“探索”部分的主体活动有两个,第一个是观察地球仪,第二个是比较陆地与海洋的面积。
二、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但对地球还没有深入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地球有很多的水,例如一望无际的大海、滔滔不绝的江河、、、那么这些液态水到底占到多大的比例呢?学生并不了解。水资源对于一个星球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学生也还没有深刻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地球图片,学生观察。
2.教师提问:和太阳、月球相比,你认为地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
3.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4.教师聚焦:照片中地球上蓝色的部分都是液态水。从表面特征看,地球有丰富的液态水资源,而太阳和月球没有这样的特征。
(二)分步探索,团结协作
活动一:观察地球仪
1.教师明确:从外太空看,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地球拥有丰富的液态水。这是地球与太阳、月球最大的不同。
2. 出示地球仪,课件提出问题:
①地球上有什么?
②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从地球仪上你可以看到哪些地方有水?
3.分发地球仪,组织学生分组观察。
4.学生代表在全班汇报,师生交流,达成共识:
①绿色部分:平原和丘陵;黄色/棕红色部分:山地、高原;浅蓝色部分:湖泊、河流;深浅不同的蓝色部分:海洋;白色部分:冰川、雪地和高山顶部.....
②地球上的湖泊、河流、海洋、冰川等有水。
活动二: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
1.教师提问:很多人说,地球是一个“水球”,地球是一个有着丰富水资源的星球。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谁大谁小?我们有办法知道吗?
2.学生组内交流后,全班汇报。
3.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
4. 教师提问:看这世界地图,你能判断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谁大谁小吗?把你的观点记录在活动手册上。
5.交流明确: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6. 教师引导用数格子的方式来实际测量一下:
①将透明计算纸覆盖在世界地图上。
②数一数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所占的格子数。
7.教师说明注意事项:
①不占整格的,可以有机拼成一格,再计入格子数。
②有序地数,不重复,不遗漏。
8.组织学生分组粗略测量海洋和陆地的面积,并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活动手册上,教师巡视指导。
9. 班级内汇报交流,达成共识: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10. 再次更新完善本单元的维恩图,强化地球的特点。
(三)再次研讨,达成共识
1.通过观察,你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的面积大小有什么特点?
2.你认为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会带来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查找资料,了解人类在外太空寻找水方面所做的努力。
四、课堂总结:
在本节课里,我们观察了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比较了水体与陆地的面积比例,认识到了地球是一个富含液态水资源的世界,并学习了“陆地占三成,海洋占七成”的地球表面分布情况。地球上丰富的水资源是生命得以维持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并保护地球和水源。
教学板书
五、教学反思:
在本课程环节,学员将融合新知与过往学识,深化对地球的认识。我们将研究地球上的陆地与海洋以及其它重要特征,同时理解液态水对生命的重大影响。学员将通过地球仪来亲身体验地球多变的地貌。教师将指导学员重点观察地球上的水资,使其学会辨识水资源的分布格局,以及各种水域类型。学员将了解到海洋是地球水资源的主体,河流和湖泊亦是地球上的关键水域。通过对地球仪的细致观察,学员将更全面地认识地球的特点。他们会直观地体会到地球是一个充满液态水的行星。为了更准确地比较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教材提供了简单的方法:借助世界地图和透明计算纸来推算海洋与陆地的相对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