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不一样,才能过的不一样
多个视角,多个维度思考;
而不人云亦云,追随乌合之众。
今天从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和大家展开不一样的思维这个话题。
1+1=2吗?
在准备这个主题之前,我还特意去收集了一下资料。
大家都知道1+1=2,就连小学生都清楚这个公式,但其实1+1=2这个简单公式的背后,要被证明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
很多人不明白1+1=2为什么要被证明,这不是常识吗?
然而这个问题背后大有来头,看似简单却又奇妙无比。我来回答一下为什么1+1=2需要被证明,以及为什么这么难以被证明。
什么是“1+1=2”
所谓“1+1=2”,其实指的是哥德巴赫猜想,被称为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1742年,哥德巴赫突发奇想:“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然而哥德巴赫自己却无法证明,于是就给大名鼎鼎的欧拉写了一封信,提出了他的猜想,希望欧拉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然而伟大的欧拉面对这个奇妙猜想,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办法给出合理的证明。有意思的是,至今几百年过去了,这道连小学生都能理解的题,却难倒了天下所有数学家。
目前最接近完美证明1+1=2的人我国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先生,1966年,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理论。这个结论被称为“陈氏定理”,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哥德巴赫猜想这么伟大,其实原因就在于这个猜想几乎可以为所有大于2的整数定义。就相当于告诉世人,看,所有的整数都是由质数构成的。
而这,就好像在没有显微镜的时候,突然有人提出原子是构成所有物质的最小要素一样。
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和要在没有显微镜的情况下证明原子是构成万物的难度一样。
这个猜想目前还没有人可以证明,目前最好的证明是陈景润的1+2,所以哥德巴赫猜想1+1目前还无解,我当然也提供不了任何证明的思路。
好了,言归正传,今天我们不是来讨论或做数学研究的,所说的1+1=2的证明我们就不深究了,数学家都未证明的东西,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简单的还是按我们理解的小学公式1+1=2的理解进入下一步另一种的讨论方式。
话说我们所理解的1+1真的等2吗?抛弃了前面我们所说的专业领域研究之外,用我们平常人容易理解的话术延展一下吧。
我们从小学习的都是1+1=2,那么1+1真的=2吗?
曾经有个笑话,叫做1+1=3,说是因为1+1生了个小孩,所以等于3,当然,那只是笑话。
我现在问一下大家:
我手里有1支铅笔,我家孩子有给了我1支铅笔,我共有几支铅笔?
对的,2支。
那么,如果问我手里有1支铅笔,我家孩子给了我1根香蕉,那么应该等于多少?
是不是,这时候大家就开始疑惑了,不知该怎么回答了?是等于2吗?那么是单位应该是什么呢?是支,还是根呢?结果算是铅笔呢,还是算是香蕉呢?
所以,这时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成2吧?因为他们不同类,所以没法加。
再说如果是1本书+1本笔记本呢?算是2本,单位是一样了,但物体还是不一样,
再者,我再举个容易理解的。
我们说1杯水加上1杯水等于多少?我们是不是即可以回答是2杯水,也可以回答是1杯水?
因为两杯水加倒在一起,还是1杯水,只不过是更多分量的1杯水。
是吧?是不是这样就可以好理解了1+1不完全等于2?
同样的证明还有很多,比如:1杯50度的水,加上一杯50度的水,难道它是等于了100度的水了吗?显然不是是不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看到水沸腾是吧?
所以,我说平时我们看待事情,思考事情,我们的思维不能简单的理解当前或眼前的东西,或者听别人简单的讲述,人云亦云,我们需要有不同的思考,有批判的精神和观点,有自己深入和延展的维度,详细了解相关的条件、环境,以及可能存在的因素,加上自己的理解去思考。
抛开学术不说,出来我们刚刚的说的加法,我们再来看看这些减法的生活例子,听清楚了,我说的是生活例子:
我家有5个苹果,小王吃掉了1个,还有几个?(减少型)
大家说还有几个?4个对不对?没错剩下4个。
那么,我再来问:
我有5本书,小王借走了1本,我还有几本书?(剩余型)
还有,我们以前肯定听过的这个:
树上停了5只鸟,小王用弹弓打下了1只,树上还有几只鸟?
一只都没有是不是?或者还有几只不定是不是?因为不排除有那么1~2只傻里傻气的,呆在那里等小王再打它,也说不定,总之,不能完全理解为5-1剩4只。
生活中有很多各种各样的例子,不能按着固有思维去思考理解,不能按部就班,不能单纯做一个被信息填堆的鸭子。
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我觉得有时人真的很奇怪,我们刚出生时,没有自己的想法,或无法展现自我的想法,随着慢慢长大,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展示,但随着年龄慢慢长大,自己又慢慢的失去了自我,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迷失了自我~
一个没有自主思考能力,不善于批判思维,不习惯感悟思考的人,常常受左右与信息洪流、社会舆论当中。
那些未经仔细推敲过的想法有时是很恐怖的,
它会导致我们在生活中情绪低沉,
甚至树立一个不那么正确的人生目标,
它削弱了我们清晰思考的能力。
如果可以的话,
我们应当反复琢磨自己和他人思考的逻辑,
也就是所谓的“独立思考”、“总结感悟”、“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