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我更爱孩子,但我真的接纳他吗
6A是指:接纳(Acceptance)、赞赏(Appreciation)、关爱(Affection)、时间(Availability)、责任(Accountability)和权威(Authority)。
也就是说,只有在接纳、赞赏孩子之后,给他们关爱和时间,才能真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才可以对孩子有管教的权威。
我们来看一下麦道卫博士对“接纳”的定义:接纳意味着无条件的爱,向孩子表达你的爱,让他们懂得,不论他们的行为如何,不论他们犯了多大的错误,不论他们多么失败,我们的爱永不离开……
我们的孩子从我们这里得到爱,是一种有条件或者靠表现来赚得的爱,这还是一种无条件的爱吗?回想过去我执行管教的时候,往往是从最开始的温和坚定变成了最终的权力之争。这也是为什么管教会逐渐失去权柄,不再是爱的管理,而变成了强权式的命令关系。也因此,孩子们正在用他们的表现赢得我的欢心。
用家长式的权威去管教,迫使孩子们表现良好,这正是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他们没有取得好的成绩,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我们对他们的态度的确就会很差。在我认识到了这一点后,当出现我接纳不了孩子们的时候,或者又不完成作业的时候,我就为自己设置一个场景:如果这时候他生了很严重的病,我还会强迫他写作业吗?作业还有那么重要吗?
人生的一切麻烦,以及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从他苦苦地用表现去赚取、去赢得父母的爱开始的。这句话对我简直是醍醐灌顶——如果我真的爱我的孩子,不管他怎样表现,他都是我的孩子,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变成了从别人肚子里生出来的“小捣蛋”!
第一次意识到这点时,我问了孩子们老师在课上让我们回家问孩子的两个问题:你们觉得爸爸妈妈爱你们吗?如果你们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你们还觉得爸爸妈妈爱你们吗?
孩子们的回答很有意思!
以前我不愿意在她发脾气的时候去抱他,是因为看过的一些养育类书籍中说,孩子一发脾气就抱,会纵容他们的坏脾气,所以我都是很克制自己的。想不到,久而久之,竟变得麻木和不耐烦,每次一看他发脾气,就想训斥他。然而,要知道,孩子的问题不是问题,是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我接纳了孩子的坏情绪后,发现他乱发脾气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虽然他并不是每次发脾气都有具体的原因,但是他觉得自己的坏情绪被妈妈理解了,他开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关系的改变,让我有一种幸福来得猝不及防的感动。
。如果你像我一样,与孩子的关系好像陷入了僵局,不知道怎么走出这样的循环,不妨从接纳孩子开始,改变与他们的关系,改变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