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期都是一段漫长的旅途,每个人在踏上这段旅途的时候,都怀揣着一份初心和梦想,今天,站在终点处回望起点,你还记得自己的那份初心吗? 还记得我们教室为什么命名为璞玉吗?是的,我们期待你的样子是:赤诚精雕琢,璞玉绽光华。为了让它成为我们共同的愿景,新的学期从认识自己开始。
透过文字可以看出——
所谓的雕琢是明晰自己的方向,朝着目标去雕琢自己。
所谓的雕琢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各科的学习上并深耕。
所谓的雕琢是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变得更从容。
就这样,在明确初心后,开启了我们的雕琢之旅。9月1日的开学典礼更是给新学期注入新新的力量,使我们信心满满地开启了雕琢的旅程。
我们的开启无比浪漫,一开始就邂逅了最美的“月之旅”课程,这亘古不变的月亮照耀千年,被古人赋予诗意,然后又被我们诵读赋予新的含义的同时,月亮在我们的心中也变得不同。
在与诗人对话中,我们的内心也因敏感而变得温润。因温润,对于节日也变得更加期待,所以我们组织了做月饼活动。
另外,五年级的孩子慢慢地就要进入青春期,对于同伴的评价可能就会更加在意。此时就需要一个人物镜像作为榜样,《草房子》的故事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故事不仅发生在油麻地小学,故事里的人物年纪还与我们的孩子相仿,以他们为镜像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为了让这个故事与孩子产生共鸣,我们不仅一起地毯式共读,还选择把这场大戏搬上舞台。可由于时间紧张,我们的童话剧安排在了第五周上演。本想着——
剧本背诵有难度
不想挑战有难度的角色
演不好别人会取笑
时间短怎么可能会排出来
这些问题会像洪流一样阻挡我们的步伐,但从竞选到排练再到上演发现我们的孩子不仅有很强的执行力还让我看到了他们积极、用心。在借助别人的帮助,自己找空闲时间,互相启发,相互帮助,明确规则的基础上我们的大戏不仅按时上演还收获颇丰。
童话剧,仅仅是要雕琢我们丰富的生活吗?当然不是。那它雕琢的是什么呢?是不屈的心,向上的心,成长的心……雕琢的是活生生的人!也让我们明白了所谓的成长原本就充满变数,但不管怎样我们都需要用自己的不息去创造未来的生活。
也正因为有很强的执行力,新学年我们接触到新的乐器——吉他时,我们并没有退缩,反而是激情万丈。从五个手指的不知所措,到后来和弦的连弹,甚至音乐的流淌,期间的每一次变化都在见证着我们的精心雕琢。也正是这个吉他地穿越让我们明白了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但在雕琢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旅程,而每一段雕琢的旅程里,也都需要经历困难、迷茫、痛苦。
比如学期初,由于刚走入五年级,对于五年级的语文题型并不了解,也没有形成做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做题方法,尤其是遇到思维题就会选择空着,导致作业中总是出现“开火车”的现象。
但我们本着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了我们的写题方法——圈画关键词,阅读理解根据题型形成统一步骤,发散思维题根据人家的要求一点点展开,就这样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越来越少……也明白了思考力的重要性。但我们遇到的问题又何止这个呢?
我们总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按照自己的习惯做着事情与别人对自己的劝告处于平行线而不是相交线。
总以为自己已经很棒了,沉浸在自己认为的荣誉中得意洋洋,殊不知其实只是给自己比较了,没有与其他更优秀的人相比。
写作业喜欢偷工减料,上课思想游离……
老师不说,不知道自己要干嘛……
这一系列问题就像一道道洪沟一样阻挡在我们的面前。
看到问题,我就告诉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有一些特殊的养料给予生命滋养,那些狂风中的砂粒,那些暴雨中的洗涤,才会让生命得以快速获得生长。此时不应该是批评,更不能是说教,必须帮助孩子找到前进的镜像,让这些镜像成为雕琢路上的一束光,照亮前进方向的同时,让孩子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并让改变成为自己的潜意识。
为了改变班级氛围,在明确各个班委的职责后,我们以公开竞选和投票的方式组建了班委,成立了学习小组,然后共同制定班级规则。教室有了闪光模样,也时长会有……
现在开始背什么……写什么……
别大声说了……
摆凳子……
站好了……
而且还结合班级情况借助班会课程去影响孩子。
借助羚羊和狮子的故事让他们感知何为跑,又怎样让自己把奔跑的姿态呈现在自己的身上。
舒适圈给人的感受过于舒适,长久生活于此,我们会慢慢自我设限,画地为牢,这时舒适圈也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懒惰圈”,懈怠的时间太长,会让我们失去面对危机的能力。当我们每天都在被一些没有意义、没有营养的快乐所包围时,我们就该明白,是时候跳出舒适圈了。跳一跳向更高处努力,这个时候才是成长的契机。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这个人是否有内在的标准。标准者,尺度也,既是你不能容忍什么。明确过后,带着这一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走上改变的道路。
在这些课程的影响下,孩子的情况也慢慢好转。也正是这阴晴圆缺才使我们的九月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谁知,十一长假,刚上了一天却被通知要上网课,内心直接崩溃——
才刚刚接触一个月,对于学生还没完全了解,这不在旁边该怎么办?
在学校都抓不住,上课走神,作业做不完,要是上网课,岂不更不可控?
面对屏幕,不知道坐在网络那边的状况,问题没有回答出来,是因为正在思考,还是想要言说而无法组织合适的语言,又或者是不会?
就这样带着忧虑,开启了我们的网课之旅……
也许是才刚刚开始,学校的氛围感还在,或者三年的疫情孩子们也渐渐习惯了不见面的课堂,个个成为了“久经沙场”的网课达人。不管哪门学科,不管什么作业,几乎每个孩子始终如一的保持好的习惯,保持学习的那份热情,更在这当中学会管理时间,也让我们老师抹平了刚开始的焦虑,开始享受网课时间。
在居家的日子里,我们依然与深邃的课程为伴,开启了我们的第三个晨诵主题悲秋课程。诗人总是易感的,一花、一草、一鸟、一虫……都可能激起诗人的悲或者喜。看到春天的花儿落了,便想到青春易逝;看到秋天万木凋零,使引发对人生的悲叹……在赏析古人悲秋的时候,我们在这飞逝的时光中,究竟为自己、为岁月留下了什么呢?
可是,日子总不会一帆风顺,在网课平稳快速发展了差不多一个月后,我们的网课质量开始遇到挑战了。
各方警报不断鸣响,我突然间觉得就算自己是一个日不停歇的消防员,不断奔波在灭火的路途中,收效也是微乎其微的。必须得向孩子说明问题所在的同时,找到链接的方式更多地卷入生命,让孩子生命在场。从内心明白不能让时光都在岸边捱延消磨了,而是要撑出我的船去。通过私下沟通和寻求更多的外部力量——人格课程和大语文课程。
遇见陶渊明课程,走进他的生命,了解到他因保持初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坚毅辞官,过起了喝自己的酒,赏自己的花,种自己的田,吟自己诗的人。他或许是别人眼中的异类,但他却穿越几千年将这束光投射到了我们的心里,让我们在逆境中有了一份清醒剂,明白了坚持初心的重要性。
为了让每个孩子的名字都能亮起来,走在雕琢的路上——
上课呢,有时会来个突然袭击——听写词语,并且要求下课后立马在小组群发出。课中布置作业,或者随机挑人上麦并及时公布离线人员或者连不上麦的名单,目的就是为了督促认真上课。
推出了阅读打卡活动,通过树立榜样的方式,让孩子们能够真切地看到同伴们的成长。同时借着统计还每天发一条寄语,希望他们能够从文字中汲取力量,调整自己的步伐。
为了让阅读之风在教室掀起波澜,也为了同时推动《水浒传》的阅读,为此又迎来了第二波阅读打卡。这次挑战升级,不仅需要批注,还会同时公布未打卡人员。
数学彭老师为了保证网课质量,整个课堂行走模式分为了四个环节。
课前:进行计算练习或者课前挑战。
课上:从鼓励学生举手开始,到强调整组举手,将问题的解释权有选择性的抛给每个学生,让学生在同伴的解析中,再次使问题得以确认或者明晰思路。
课后:验收课堂听课效果。不仅让学生发送本课时作业,还让学生将听课过程中的痕迹拍照提交。
反馈:学生不在线或连麦没反应就当即联系其家人确认上课情况。或是通过作业现象,联系其本人或家人,询问并关注。或课前,表扬栏里进行集体表扬。
慢慢地情况有所好转,我们又一次重新明白了,作为璞玉,要想发出生命的光辉,雕琢的脚步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能停歇。好在这时又一个伟大的人物——苏轼走进了我们的课程。他面对人生起起落落时的那颗赤子之心和每到一个地方都会造福一方百姓的儒家担当,深深地影响着我们。
但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对我们的影响又何止是这些呢?在遭遇挫折后用道家的出世之心来抚慰自己内心的旷达又让我们明白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该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进而为自己打开一扇窗找到一条路。也让我们明白了真正的幸福之道是持着这两种精神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张力更有弹性。
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也会遭遇逆境,身处低谷,那时希望我们会再次想起苏轼,想起“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想起我们共同的承诺: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生长。不要因为境遇的变化,就忘记自己的初心。
也正是这些人物人物的滋养,我们越发感觉,在雕琢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面对的不是童话,不是传奇,而是再平凡不过的日子,但即便是再平凡不过的日子,我们也要让它发出光辉。
所以遭遇《水浒传》即使因为文言很难啃读,即使初次接触金字塔写作模式,但我们依然从容走过,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这些人物在我们教室活了出来。
而王老师带领孩子们多元化的学习英语,不仅让璞玉们掌握了课本知识,典范英语、流行歌曲及作文练习,让孩子们的口语、英文写作都有了良好的发展。
当然了,在每个起舞的日子,我的内心一直都能感受到大朋友在和我们一起默默守护着这间璞玉教室。大家的包容、鼓励、信任、支持都是我们全力以赴的动力,也正是有你们我们的漫长网课才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亲爱的孩子们,也许我们穷尽一生,孜孜不倦也不能成为一件有名的玉器但是,只要我们不断雕琢,这种蓬勃向上的生命气象,便足以令人敬畏,望我们聆听内心的召唤,以雕琢的姿态,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雕琢属于自己的赞歌,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