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困扰。
如果你也有同感,一定要读读这本书——《深度工作》,英文名《DEEP WORK RULES》。
这是一本向手机宣战的书,读过后会了解到,如果一个人每天沉迷于手机的打扰之中,时不时地看看电子邮件,或是微信有没有新信息,长此以往,大脑会形成一种疾病,是真的大脑残疾,叫作“心智残疾”,听起来好可怕...
接下来一起走进《深度工作》,也希望本书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01、什么是深度工作?
书,是从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开始的——
他有一个自己的小阁楼,叫作荣格的塔楼。塔楼里没有电,他晚上绝对不会工作,一定是在白天日光充足的时候工作。
深入地思考和写作两个小时之后,他会进行冥想或者走出来散步。用这种方法,荣格创作了大量影响世界的作品。
那什么是深度工作呢?荣格的塔楼,就是一种深度工作的环境。
书中定义为: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与之相对的,叫做肤浅工作,英文是Shallow Work——
它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的新价值,而且容易复制。
02、如何成为未来3种越来越贵的人?
作者提出“深度工作假设”,即一种不言自明的、大家能够接受的状态。什么意思呢?
深度工作的能力,目前正在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它又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日益提升。
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必将取得成功。
以下3类人会越来越贵:
1、能够和机器对话的人
比如优秀的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因为未来的大多数事情,都是由机器来实现的,而只有他们才能够操纵机器。
2、拥有IP的人
超级明星,比如:《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就算别人以她的名义去写一本小说,也依然会大卖。这就是IP的力量。
3、资本家
有足够的钱去投入到更多的产出当中。
那如何成为上述三类人之中的一员呢?
答案是,能够迅速地掌握一门复杂的工具,或者工作质量和速度达到精英层次。
而这都需要具有洞见、创造力和执行的速度,借助深度工作能力的帮助。
这里要说到大脑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物质了,叫作“髓磷脂”,是在神经元之间产生连接的东西。
也正是因为大脑神经元周边出现了大量的髓磷脂,神经元之间才能够建立紧密的连接。而刻意练习则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出现更多的髓磷脂。
如果每天都是肤浅工作,髓磷脂的数量会不断下降,自然大脑的连接力随之降低。
所以,未来如果没有掌握深度工作的能力,或许越来越难成为越来越贵的人群中的一员。
03、为什么深度工作如此艰难?
1、外部环境的影响。
能分散我们精力的东西太多了。
2、有一个度量的黑洞。
其实,你并不知道自己每天在手机上花了多少时间。随着互相点赞的机能不断地增加,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对虚假的存在感的需求。
3、最小阻力原则。
《思考,快与慢》书中提到,人的大脑喜欢“能不动脑就不动脑”。
当周围诸多复杂的事急待处理时,往往优先选择那个最容易处理的事。因为——最小阻力。
完成不需要太费力,还能够获得存在感。这就是不乏身边很多人总是忙忙碌碌,但是最重要的事,迟迟都没有推进。
不去做那个阻力最大的事,就无法进入深度工作,总是在肤浅工作的层面上消耗时间和精力。
4、忙碌代表着生产能力。
人们很难度量他人的工作,所以便选择了最简单的度量方法,就是看忙不忙,看有没有加班。
大量的人喜欢扮演着特别忙碌的角色,把自己搞得好累,似乎就对自己有了交待。
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每一个人。所以一定要小心,你是不是也在用忙碌度量你的工作。
最后想说,深度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全神贯注》书中说,最重要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要走那条最简单的路线,而应该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行深度思考。这是一个深度工作者的喜悦之情。
一个深度工作者,用这种崇敬的心情去从事自己的工作,并且加入自己的深度思考,在这份工作中,也会收获幸福感。
正如一句话所说:“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作者号召我们,成为深度的智人。
我们属于“智人”的人种,但是已经变得越来越肤浅化了,随大流的想法、人云亦云的态度,已成为一种泛滥的灾害了。
所以一定要警惕,努力做一个深度的智人,而不是一个越来越肤浅的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