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在企业经营活动中是一个「花钱」的事,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让花的这笔钱没白花,能够积累形成『资产』是关键,因为这样能够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一方面以更低的成本建立品牌,另一方面营销传播成本低了,整体经营成本也低了,就可以把产品价格降下去,这样销量会更好,这是一个正向循环。
形成「资产」又回到了对『品牌资产』的定义上:“品牌资产是能给企业带来效益的消费者的品牌认知。效益是两个方面,一是买我东西,二是传我美名。买我东西要有购买理由,传我美名就需要他记忆、谈论和传送的符号、话语和故事。”
也就是说,做「营销传播」这件事最终要服务于积累『品牌资产』,要为企业带来「效益」。
华杉老师讲道:“我们传播的目的是什么?你也许会说,我们要建立品牌,我们要有好的品牌形象。你会提出很多很多的目标。也许这些目标都对,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顾客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如果达不到这一点,那就是所谓的叫好不叫座。你也会提出来,那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又叫好,又叫座的东西?这个说法还不够准确,应该说我们要做一个先叫座,然后叫好的东西。叫好是什么时候叫好?是在使用了产品和服务之后叫好。如果在之前叫好是什么?是对你的广告叫好。但是,没买你的东西。开始直接要叫座,叫座之后使用了产品,体验了产品之后,觉得太好了,然后叫好,也就是向他的亲朋好友去说你的产品和服务好。是不是跟我们前面讲的品牌资产原理联系起来了?我们要两个效益:一是买我产品;二是传我美名。那么这两个效益是什么?都是顾客的行动。第一是购买的行动;第二是向亲朋好友推荐的行动。”
这段解读首先端正了我对「传播」的认识,『传播』的最终目的是“要顾客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做『营销传播』活动的时候要遵循的原则是:「先叫座,再叫好」,这又是一个先后次序问题,也就是说,『营销传播』活动在策划时要先达到让顾客「购买」、『使用体验』这样的行为,然后才是策划「叫好」的方式,也就是如何让他们向身边人的宣传。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出圈的广告都属于“叫好不叫座”的广告,广告拍的很好,活动很盛大,但是在做广告创意、做传播的时候,没有「以终为始」的视角围绕「传播」的『最终目的』进行策划,这样的广告虽然出圈了,但是没有顾客的行动反射,更多的像是对品牌的宣传。这种方式对于成熟的大品牌来说,玩得起。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来说,这样昙花一现地一次盛大活动,不仅烧钱,而且因为不能持续,像烟火一样,出街结束之后大众/互联网就忘记了,可能只有现场参与活动的一小撮人会对活动留有记忆。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中讲道:“在经营里面,成本可以说是企业唯一应该考虑的事情。我们考虑的所有事情,最终都要归结在成本上。德鲁克说,创新就是30%以上的成本领先。马斯克发火箭能回收,这是创新,这创新能有用,是因为它降低了成本。所以,一切经营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成本问题。”
这里让我捋清楚了,之所以在做『营销传播』活动的时候,要以「顾客购买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为最终目的,是因为这样能给企业带来效益,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品牌资产」。积累『品牌资产』的目的,一方面是可以将花钱的行为转变为投资积累起来,未来从投资中获得收益和利息;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以“更低的成本建立品牌”。这样所做的一切行动都积累了起来,没有白费。
在做营销传播活动的时候,如何策划让顾客直接诉诸行动呢?
PS,没写完,先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