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会遇见很多的人,谁会是你最在乎的人呢?
近日,69岁的“东方不败”林青霞获第60届金马奖终身成就奖,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我又站在33年前获得金马影后的舞台上,这座终身成就奖带给我无比的鼓励,让我更有动力迈向下一个里程碑”。
林青霞20年时间拍摄了100部电影,成为了人生妥妥的赢家,成就了永远的女神,实至名归获得电影界最高荣誉奖。如今的她,写作、书法、画画,以文字为媒介,完美转身,更是成为一名风格独特的散文作家,开启传奇人生乐章。
在获奖现场,她优雅淡定地感谢了对她人生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性人物,比如琼瑶、宋纯寿、郁正春、朱延平、徐克等,还有她的先生和女儿,当然最重要的是父亲和母亲。她首先感谢自己父母,感谢他们为她拍戏操碎了心,她要把奖杯献给天上的父母,并相信他们一定会感到莫大的欣慰。其次感谢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感谢她生命中重要的人。
说了一段长长的过门儿,其实人这一生,会遇见很多人,每一段遇见都是一种特别的缘分,能够走进生命中的人都是自己的贵人,每一段感情都是一种双向的奔赴。但若要问谁是自己最在乎的人,那毋庸置疑的肯定就是生养自己和自己生养的人,这个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因为有了血缘关系的链接,让我们成为彼此一生中最在乎的人。那是与生俱来,上天的安排,无与伦比。
我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父母,就像孩子没有权利选择我们成为他们的父母。父母与孩子,我们都没有选择对方的权利,只有珍惜与不珍惜的责任与义务。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乎,又或者连自己的孩子都不在乎,那他还会在乎谁呢?还会对这个世界有一点感恩吗?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他的生活该会是多么的苍白与无趣。
人到中年的我们,一头挂牵着父母,一头牵挂着儿女,这就像是一种人生的天平,在维系着每一对父母子女之间这样一种生态的平衡。可是当某一天,父母逐渐离开我们的时候,生活也就失去了平衡。
父亲先于母亲离开几年,父亲走的时候,我才第一次感觉到生命的脆弱,感觉到生与死原来离我这么近。父亲走的那几年,几乎都不敢提关于他的任何事情,不想旧事重提,不想去触碰心中的那缕忧伤和离愁别绪。
只是那时母亲还健在,心中便有了寄托。把许多对父亲的思念与怀念都转移到了母亲的身上,也才能逐渐缓解生命之逝带给自己的那种创伤与无奈。
然而我对母亲的在乎,似乎远不及母亲对我的在乎与关心。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也是离父母最远的孩子,虽然夫家和娘家的距离很近,只隔了一条街的距离,但常年在外,也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到老家。
也许在母亲眼里,我就是个永远没有长大的孩子,永远只是个孩子,什么事情都是母亲为我考虑周全,老家那头的事儿,无论是人情世故、乡风民俗,又或是年货准备等,哪一样能少得了母亲的参与,很多都是母亲在为我操劳。
“百姓爱幺儿”,也许自小在家里享受了优越感,总是习惯性的得到父母和姐姐们的关心爱护,习惯性地享受着母亲的疼爱而自以为是。直到母亲突然离开时,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突然间觉得我的世界也垮掉了一般,心里的那根弦突然间也断了,在那个温暖的夏季,仿佛那一个季节的光与热全部跟随母亲去了,只留给我一个寒秋与冷冬。
父母都是在80多岁高龄离开,他们的人生是圆满的,顺利完成他们在人世间的使命,却让我们继续留在人世间的轨道上修炼,继续去走未完成的路。父母子女一场,就是在迎来送往,看着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
母亲四十二岁时生下我,如此高龄产妇在母亲那样的年代里,这是怎样的不可思议,如今想来都让我觉得后怕,母亲是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带着我来到了人世间。
每个母亲对孩子都是无微不至的关心,母亲对孩子的爱护,这种疼爱是子女所无法比拟的,无论我怎么做,这一生都无法报答母亲的深恩。母亲一生勤劳、善良、热情,带着我们一家人走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活到老也忙到老,习惯性的闲不下来,一生勤俭持家,一生辛苦操劳,把我们姐妹养大成人。
我不知道自己来到母亲的世界时,她是怎样的心情,四十多岁时将我带来这个世界,她究竟付出了多么大的勇气和决心,也付出了多少的艰辛与苦楚。将心比心,我却是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女儿第一次来到我的世界时,我是怎样的欢欣,在十月怀胎和生产时,又是多少艰难困苦,在养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又是多么的不容易,伴随了几多艰辛与苦乐。也真正体味到养儿方知父母恩的感受,真正地感同身受。
为母则刚,每个母亲都是超人妈妈。懂得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与付出,懂得了母亲对孩子的无私与无畏,懂得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与宠爱。也许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与爱护,是无私与无止境的,只要有母亲健在,我们就永远是个孩子,就总是习惯性地在母亲那里得到体贴而细致入微的呵护。
虽然自己已经能够独立自主,但母亲还是习惯性地付出。每次有好东西时,母亲都会留着给孩子们回家一起品尝;每次回老家,母亲也是给我储备了一大堆土特产,把车子的后备厢塞满,总嫌空间太小不够用;每到年底,母亲就开始张罗着给我准备年货,烘制腊肉、香肠等腊味儿。
小时候,快到年关的时候,母亲是最忙碌的,她会做很多好吃的,不仅要给出嫁的孩子们准备,也要给舅舅、姑姑她们家准备。因此,那时候我们家也是最热闹的。杀年猪、制腊肉腊肠、磨豆腐、做汤圆、推绿豆粉等,母亲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却乐此不疲。
人到中年,依旧享受着母亲的宠爱与恩赐,为人母、为人媳、为一家之女主人,年夜饭的餐桌上仍然会有几道母亲准备的菜肴。
这几年,八十多岁的老母亲还学会了邮寄,她有好东西时不必再等着你回家,有新鲜水果、蔬菜也会给邮寄过来,有时邮寄费都够我买更多的东西。有时母亲带来的东西,我们根本就吃不快、吃不完,有时会送给邻居,有时会坏掉一些,常常会觉得心里很难过,总是叫她不用准备那么多,她却总担心你不够吃,担心吃不到原生态的蔬菜。那是一位老母亲一份沉甸甸的心意,让我无法去拒绝。
去年YQ时,静默FK,外面的东西也进不来,母亲总是时常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东西可吃的。后来,老家那里搞捐助,母亲说有人捐了大米,也有人捐了肉,她也去捐了物资,她以为那样也能够投喂到我。
母亲离开时,还给我准备了很多土特产,至今半年过去,家里的冰箱里依然还有母亲给我储备的物资,想母亲时就会去吃母亲留下来的东西,母亲的味道一直在,仿佛母亲一直陪伴在身边,一直在老家那里快乐地生活着。
母亲的好,实在太多太多,实在无法用我稚拙的文字描述她所有的好。每写一次母亲,心里就哽咽一回,我以为时间可以抚平忧伤,可是我却修炼不够,我还无法平静地面对母亲,但是一定有一部作品会为母亲留着,致我最在乎最爱的人!
写于2023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