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的定义在《儿童心理学》这本书中有所了解,依恋是指婴儿在出生的最初的几年时间和照顾者(一般是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亲密关系。
约翰·鲍尔比在1952年首次强调依恋关系对儿童健康和成长的重要意义。
依恋关系的本质:
婴幼儿只与少数人产生依恋关系,主要产生与孩子与父母及其经常照看他的人(如祖父母)之间,不过,婴幼儿与密切照看他的专业人员之间也可能会产生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形成有着婴幼儿自身的特点:情感和身体的脆弱性和依赖性,婴幼儿需要他人的保护、帮助、疼爱以及安抚。
比如:当婴幼儿受到惊吓或不安,或者处于更脆弱的状况(如疲倦、生病或饥饿)是,与依恋相关的照看就变得极为重要。此时婴幼儿的一年需求有为突出,就更加需要得到照顾者的支持和安抚。
而在熟悉、没有威胁的环境中(知道父母就在身边)感到满足、舒服时,婴幼儿更兴趣去探索环境、玩耍、以及锻炼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婴幼儿和照顾者产生依恋对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其中更多的是对婴幼儿的依恋做出回应的人,但有很多亲密的关系并不属于依恋的范畴,比如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是社交性的玩耍等。
依恋的标志:
从婴儿出生,父母就很自然地为其提供有助于他们产生依恋关系的照顾,通常要等到半年后婴儿才会明显的在情感上表现出对特定个体的依恋,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随着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婴儿才能逐渐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依恋。
表现:在家庭环境中,一起婴儿对父母离开并不在意,而现在父母的离开会焦虑不安,就好像他能清楚的感觉到对他重要的人消失了。
这种交流表明婴儿已经对特定个体产生了依恋,而对依恋对象逐渐增长的依恋感也会使得和不熟悉的人相处变得挑剔,甚至可能会表现出新的恐惧和回避,有时不仅是对陌生人,甚至是相当熟悉的人。
等到上幼儿园时会出现比较强烈的分离焦虑
当婴儿感到警惕、恐惧或紧张不安时,他希望与依恋对象保持身体上的接触,得到安抚,获得父母的保障和支持,才有信心做出探索的行为,这是依恋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