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4日 星期日 晴
青春期前,孩子用本能脑与情绪脑工作,我们成人讲道理是用理智脑,在孩子理智脑还没发育好之前,讲道理是说不通的,只有让他去体验,孩子的本能脑会自保,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戓是不用管,孩子出现问题也能从本能脑与情绪脑中出来,我们就给个爱的拥抱问题就解决了。
为自己的感觉负责,通过昨天的一个小事件,今早在跟大家的交流中,让我看到了孩子身上缺失与匮乏的,正是因为自己无法对自己的感受负责。我感受到我的感受,但是我选择回避,视而不见,我会压抑那种感受,起动了我的防备机制,这样防备也断了孩子们本该拥有的那份美好。随着我的成长,我愿意为我的感觉负责,我开始能区分我的事,他的事,我能解决的问题自己去处理,我做不到的事情,我会交出去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逞能,自己又无能为力,造成更多的矛盾。
对自己负责,就需要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职责与角色,我是女儿、我是媳妇、我是妻子、我是母亲,在家庭的身份中,我是否有尽到我的责任。而属于他人的角色,我不可越界,那是属于他们要去承担的责任。人生就怕错位,也怕越位,回归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家庭才会更和谐。可能在我以前的模式中,我不了解自己,更看不到自己不在位戓是越位带来的影响,我把这些用冷暴力、抱怨、委屈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与内心,我看不到,也就不可能意识到,更别提做到。就像今天我分享说到,我感觉他们变了,然后王炎姐说,我看到了是你变了,所以你周围的人事物也在变,你不可急于求成,因为你的天性,几十年的行为习惯不是说变就能变。回看这二年多,记得最初学习,我的孩子总会说,你看你学习,一点用都没,还是老样子。到慢慢的接受,并开始相信我真的变了,他们也从与我过去相处的模式中走出来,开始了我们的新生活,只是在这过程中,又有了新的问题,又需磨合,但是相比较过去,我们没有那么情绪化,彼此能交流,表达自己的感觉,又彼此能够去反思自己慢慢去协调。
走入一个环境,如果感受到压抑,能调整自己的心态就去突破,无法调整就去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二者区别可能就像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不适应的状态,走到哪都一样,只是有的地方强烈一点,又没人惯着我们,我们本能就会逃跑,如果面对去应战,那种不适感就会消失。还有一种就是被爱唤醒,他人用他的无私让我们醒来,可能消耗的时间久点,慢慢去改变。如果我们唤不醒,下一代就会继续我们的模式,直到有人愿意醒来,家族也开始发生改变。这个总结,从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再到我现在的家庭,我与老公的相处模式,我教育孩子的方式,无处不在都有“代代相传”的影子。
我也希望从我这一代开始改变这种现状,让家庭更加和谐,孩子们身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