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解“正气存内”

《做好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第2次课学习分享


我主要想以我的感悟,拆解“正气存内”4个字。

1

“正心”的正,如何判断?

正,可理解为“三当”,即“当时”“当位”“当下”。

当时:好比我们学习《论语》,今天与2500年前的社会环境大不相同了,把学习到的仁义礼智信,在今天的时代来运用,就是当时。

秋天凉了,保护好膝盖,这也叫当时。

当位:在其位,谋其政。

与孩子沟通的时候,除非孩子要求,我就是妈妈,他就是孩子。当位,就是我不要做他的老师。

当下:心,不羁绊于过去,亦不妄想于未来。

这一点很重要,往往陷入情绪的时候,就掉入了过去或者未来,或者辛苦地在这两者之间穿梭,全然忘记了当下自己是安全的,是有生命力的。

2

气,我理解为心气。

心气不正,受哪些影响呢?

书中讲到,影响正心(正气存内)的因素包含4个方面:有所忿懥zhi4,有所恐惧,有所好乐yao4,有所忧患。

归纳起来以情绪为主,包含了(萨提亚冰山的)信念系统。因为情绪只是被激活的能量。被什么激活呢?信念系统,即我们怎么看待和期待。

认知搅动情绪(如“好乐”)。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而且是“天下之大本”。

为什么情绪那么重要呢?因为现在本末倒置了,整个社会提倡消费,不缺也认为你是缺的,总要让你感觉到你是缺的。

刘力红老师的原话:“整个世界的努力方向便是为了制造情绪。”最主要的情绪就是焦虑。

人都掉在情绪里了,掉在二元对立的好坏对错里了,怎么能做到中呢?

“你插队,就是跟我过不去,我俩就对立!你跟我过不去,也等于跟其他人都过不去,你就跟我们都在对立。所以我很生气。〞

怎么才能中正呢?一一和。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是的,他插队了。我能不能觉察到我在生气?这个生气的背后有我什么需求?是不是大家都排队遵守秩序?如果是,告诉他就好,心平气和。

情绪被标注了,需要被看见了,它的使命就结束了。带着你平和的肢体语言,去表达需求就好,那就是个温和的请求,而非命令。

所谓“叩其两端而竭焉”“执两用中”,大抵就是看见对立两方的情绪和需要,回到“和”的状态,生命的大厦就有了真正的基座。


3

正气存在哪里?存在我们的认知系统里。

皮囊之内,就像一口井。井没有好坏之分,但有大小深浅的区别,无非因为彼此隔离,形成各自的一套认知系统。

好坏对错,勾起我的情绪,那就在我的井里扩开一片天地,把它们安放好就好。新知也一样。相信自己,可以一点一点地扩充井容量。


感谢梁军老师的带领,感谢李老师和伙伴们的分享!

分享让我温故知新,再次看到关于“正气存内”的几个问题:

怎么正?

正什么?

如何存?

存在哪里?

对以上问题有了新的理解。

需要补充的是实际操作怎么样修。如何做到正气存内呢?就是增加觉察,学会分辨过去和未来。多学多练,增大心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