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什么是真正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为了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和有效,设计必须条理清晰,关注明确且有价值的智力因素,我们称之为“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假如每个主题所包含的内容都比我们正常教学所需要的内容要多,我们就必须对教学内容做出慎重的选择,明确教学重点。在选择教什么和不教什么之后,我们必须帮助学习者了解所有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内容。我们的设计应清楚的将这些重点告诉学生,让所有的学习者都能够回答下面的问题: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各部分内容之间是如何衔接的?我最应该关注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最不重要的?
通过划分重点学习内容,大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大概念作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发挥着“概念魔术贴”的作用。他们有助于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并使之在大脑中得以巩固。接下来的挑战是确定少数几个大概念,并围绕他们进行精心设计。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这一想法,即要讲解主题下每一个有价值的知识点。
抓不住关键思想以及不能将大概念与相关内容知识联系起来,留给我们的就只是一些零散的,无用的知识,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能成为大概念的都是“因为他们能够强有力的解释现象,提供了对科学的综合考察”。
大概念的核心价值
大概念并非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内容的、庞大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对模糊的词语。大概念也不是一个“基础”概念。大概念是学科的“核心”,它们需要被揭示,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探究,直到抓住这个核心。
作为学科核心的概念,他们是通过深入探究而得到的来之不易的结果,是各领域专家的思考和感知问题的方式。大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抽象的,违反直觉的,甚至是容易产生误解。
获得一个学科的核心大概念,有时会非常缓慢,学生需要通过教师引导的探究学习和反思才能获得。
在研究领域中,大概念既是各种条理清晰的关系的核心,又是使事实更容易理解和有用的一个概念锚点。
大概念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他必须能够使学习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看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
大概念可以以各种形式体现——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核心的概念,一个基本问题或一个正式理论,都是大概念,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已。根据希望学习者所达到的理解来架构大概念,是优质设计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