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入环节
从书上的小男孩、小女孩照片引入,问小朋友看到什么?接到我们都是人,有许多方面想像,又在许多方面不同。对于人,你们知道些什么?这节课来观察我们的身体。
反思:贴合教材,引入直接。但是没有引导让学生重点从外形结构观察人。如果从观察动物剪影图片猜一猜引入,过渡到人,学生应该更会着重从外形结构入手观察。
二、探索
1、探索身体外形结构
学生说人体外形由哪些部分组成,老师简笔画画,直到画出一个完整的人。归纳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反思:学生说,老师画,学生一下就看到人体还有哪些组成部分没有说到。这个环节比较有趣又有引导作用。在归纳四肢的时候比较模糊。归纳完以后如果再让同桌互相指一指各部分应该更清晰。
2、身体外形结构的对称性
通过观察小男孩的半个身体,对折图画纸画出半个轮廓,再减下来展开,发现人体外形结构的对称性。接下来通过三个小活动让学生发现人体外形为什么要长成对称结构。一:两只眼比一只眼看景物范围广;二:两只手比一只手开关笔袋灵活方便;三:两只脚同样长比一只脚长一只脚短身体更平衡。
反思:对称的知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这里可以拔高起点。给娃娃一张半透明纸,画了一半娃娃的身体轮廓,让学生补出另一半。有的学生可能直接画,有的学生可能会对折纸印着已有的轮廓画。这种更有挑战性的设计会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有动力,更动脑筋。这样即使没有想到对折印着画的同学也会想我为什么画得不像?对称活动的设计很有趣,娃娃的感受也很深。在对称活动做完后如果再加入对残疾人的支持理解,对自己身体的爱护就更好了。
3、探索身体内部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观察身体内部,学生回答后先用看和摸、捏的方法观察,并用句式“我用———方法,发现了———(特点),这可能是———。”再用听的方法观察,并用句式“我用———的方法,听到了———的声音,这可能是———。”
看、听、摸的观察方法落实到位,用标准句式描述让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
这节课用了哪些观察方法,有什么新发现?这些问题在新课中落实得比较到位,总结是又回顾归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