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青春艺程——《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2)
早期(总 27 篇之第 5、6、7 篇)
5、残霞(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初初下乡,生活环境骤变,一切既是极为新奇,同时也显得非常具体甚至难堪。尤其是学做农务,开始在生产队出工,那真是觉得每一刻,都是何等样的漫长啊,哪象从前自己画画时,一整天,好象一眨眼就过去了……眼下就这样从早到晚地在荒坡上干着。有时真是很忙,手脚都没个停歇的时候;而有时呢,也未见得有太多的事,但大家仍还得挤立在一起,做做停停的,口里也就嘻哩哈啦地说着些粗野不堪的话,因为毕竟得象这样,走“集体化劳动”的路嘛。最是记得每逢天色将晚,整个人精力已尽,耐心也到了极限,而偏偏这时四下的景致,则总是显得出奇地诱人。当时是想:倘若能如希什金、列维坦般,将这夕阳下的原野慢慢画成完整的大幅油画,那该是多好!可是又如何能够呢。所以也就只能是将这印象牢记于心,待相对闲暇时——这一般都是大雨天、且是并无非干不可的农活——便将其作成了如所示这般的小画。这两小件油画风景,一名《残霞》,一名《山原薄暮》,所表现的景观与时段都大体相类,唯幅面一横一竖,点景之物,也一为残照,一为新月而已。今将画作呈示于此,不知读者诸君,是否能够从这片厚密浓艳的油彩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丝达某当日那苍凉而又无奈的心绪……
6、落霞乡径(上世纪70年代初期)
偶尔收工相对较早,天色还亮,走在这片照而今看来纯粹是属于“绿色环保”的境地里,体会着那份极度明显的松快之感,倒也还真有乐趣。最是记得这画中所示的地方:它是从咱“马鞍山小屋”通向本队政治中心——队长家大院——的主要道路;画的深处,已是邻县平昌的地界。这本队“首府”,其实是退向了画面左侧那块亮坡后面,画上看不见的。而远景那座显眼的山,名叫“金华寨”,其巅峰相当陡峭,传说昔年是为当地豪门防范匪患的暂居之地,这一点,好象我在这《画中游》正记中曾提到过。本画中尤其使我感觉亲切与回味无穷的,一是那几株枝叶还算茂密的柏树,因为当时这柏桠便是最可宝贵的上等之柴。二呢,就是右侧近前油桐树后边那块大田。那是块“抢水田”,有时是作旱地用的。队里秋冬季节常用它种萝卜。咳,那萝卜焖饭吃起来真是很爽!要是还能有几粒羊油放上,就更称是美味了。只可惜冬寒天吃了这萝卜饭特别不经饿:几泡尿一撒,早已又是饥肠滑碌的了……哎呀,这当过知青的人,怎么真有点粗野,说着说着,就说到这些来了。打住,打住吧,不要破坏了读者们观画的雅兴哦。
7、天之将晚(上世纪70年代初期)
这收工回到自己“家”,院中所见,往往是一派于清寂间同时也颇显其繁荣热闹的景象。这是一所单家独户的小院,只因生产队不愿将国家拨给咱名下的“安家建房费”一次性用来修了房子,所以就以每月一点儿小钱,向这家人租了房边上一间屋,供我与一个知青同伴共同使用。这房东家老大娘是我数年乡村生活中所见识的一位最有趣、最和蔼可亲、同时也最善良质朴的人,有关她,我已在长篇文字《乡中苦斗》中作过详尽的描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网络中搜索这篇名,找出来看看。现只说这眼前画中吧。这“表叔母”(当地对老妪的敬称)日日守着她的小院,自留地,幼小的孙儿孙女,一头为队里养着的耕牛,还有一只麻猫,一只黄狗,偶尔也有三二只鸡鸭或鹅,手头总是丢开这样又弄那样,忙不过来或无奈的时候,也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数落上几句,但一般情况下,则老是乐乐呵呵地对她的“部属”们说这道那,往往还夹杂着一些旧式的乡野小曲。一见我回来,总是拖长声音象是唱歌般地招呼道:“噫,是老童回来嗒?”然后多半跟上一句:“哼,娘呃,重庆那股大码头的人,来跟我们,过恁样的日子,可怜球得的!”……般般细节,这儿也难以一一尽述。这当日留下的小小画儿今既在此,读者诸君,可各自去推想那时的情景吧。唯可告慰于我心的是,当时我曾认认真真地为她画过一幅油画肖像并留给了她家。当然,这也没有数码资料,已不能满足大家要想看一看那画作的愿望了。
(待续)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