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喜悦
是的,后来发现了,提意见和不提意见都需要能力。
小徐在我面前抱怨过好几次了,因为大徐希望小徐入党,大学的时候就说过,但小徐没有入党。
开始准备读研,大徐还是希望小徐能够入党,而且说了好多次。包括大徐大哥(家里的权威)也给小徐说这个事情。
关于入党这件事情,小徐还没有想清楚,当然也不知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处于二十多岁的年龄状态,正是自我发展期,他有自己的思想主义要延伸,他也特别渴望自己能做主自己的生命。
面对周围人的声音,尤其是这样持续不断的声音,他感到来自外界的压力,但又不能直接拒绝这样的声音(害怕大徐难过)。他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陷入两难之中。
每次大徐和小徐说这个事情的时候,都能感觉到那个能量流动的不通畅。也给大徐说过这个事情,但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很显然,大徐是以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在讲这个事情的重要性,小徐也知道他并不是单纯地想要他听大徐的话,也是为了他好,只是他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
昨晚,他们又一次说起了这个事情,依然只是看着,听着,但没有任何介入。
早晨的时候,突然间脑海中冒出一些声音来,要和大徐说说。因为他的“利益”已经受损了,要及时止损。微信发给了他——
关于小徐入党的事情,尽量不要再说了,什么话说多了就不值钱了。他也不会觉得有多重要,因为他已经听麻木了,而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这个事情对他的意义。
再亲近的人,都需要有一个距离感,界限感,包括自己的孩子,过多的期待,只会让自己失望,让自己颜面尽失。
过多地给一个还无法接受的人,强调某一个事情的重要性,也会让自己的人格威严受损。别人反而不尊重自己,只会对抗自己了。
大徐回了一句:意见很好。
就在他回复完这句话的时候,觉得这个事情就此可以结束了,不需要再多说任何一句话,包括加一个表情。
这件事情结束后,关于“提意见”这件事情,想起了过往的种种体验和经历。了解到——提意见和不提意见都需要能力的。
如果给别人提意见,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看不惯”,那还是别提了,毕竟“看不惯”这件事是需要自己来消化的。
如果给别人提意见,内心还有胆怯,还有不安害怕,那也不要再提了,先了解自己害怕背后的原因,会发现那不是自己该提的意见,即便那是好的。
如果给别人提意见,是为了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那自己也要拿出百分百的诚意来作为交换的条件,那个意见才有意义。
不要让别人为难,难堪,让别人觉得自己做错了,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差……
意见,不是随便乱提的,也不是谁都能提的。信口开河容易,收拾残局却很难。到最后自己进退两难,不得善终。
是的,那个关键点就是在这里:“不要让别人为难,难堪,让别人觉得自己做错了,让别人觉得自己很差。”
因为当我们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就意味着自己很对,而别人做错了,别人不应该,别人不对……
对于陷入执着,或者坚持自己意见是对的人来说,尤其是他觉得这是为他人好的时候,他被提意见,他被劝阻,他一定是难以接受的,甚至会很恼怒。
自己也有被别人提意见的时候,真的会觉得在那个当下很恼怒,很生气,会觉得对方在干涉自己,而升起一种反感心。
当自己无意识自己在做什么的时候,就是觉得事情不妥当,就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自己要提出来。或者为了维护某一个人的利益而让别人放手,从根本上并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那个能量场,也就是说自己所说的东西并不客观,让被提意见的人感受不到自己的坦诚,那样的意见,真的会给自己,给对方带来许多的烦恼。
自己内心有那么多私心杂念,有那么多利益算计,提意见就是“争理”,就是在“干涉,或者干预”。最终一定是从两个人的问题,变成三个人,甚至更多人的问题。
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了解这个事情的运作,也接受自己所说的话带来的结果,不过分地干涉与介入,那是理解与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所作所为。
至于,大徐会不会给小徐再说这些事情,又要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各自都有各自的因缘要了,各自都有各自的功课要做。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觉知力书写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