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8.6
今天在群里阅读了几篇优秀打卡,领略到他们的“啃”,不由感叹他们的深入性的思考与条理性的分析,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今天共读的是《教师应如何教授学生所需的技巧》(P19-29)。
核心观点是:“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能力,比如分析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需要全面的事实性知识支撑的。”
理论依据是认知学原理:事实性知识要先于技能。意思是事实性知识要教,而且最理想的教是在注重技能的环境里,能够在学前班甚至更早开始就更好了。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许许多多家长信奉的教育信条,无可厚非。但是做法未必可取了,有的给孩子报了好几个班,钢琴、英语、绘画……孩子穿梭于各个班之间,忙的不可开交。其实我认为不如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认识一下花鸟虫鱼、山水田园,感受美丽风景,这也是在孩子大脑里储存原有知识。比如,在学到动物学中环节动物的时候,如果孩子见过蚯蚓,那是多么好理解呀。当然,获取原有知识的途径很多。
如果大脑里储存了原有知识,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就能够很好地进行同化,获得新知识就容易得多。
作者认为:“思考是以新的方式组合信息。信息可以来自长期记忆,或者来自于环境。”老师确保学生在锻炼独立思考技巧的同时掌握背景知识。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在学习一个新概念时,一般会有情境(情境实质上也是建立在大脑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比如向量的加法,可以利用力和位移的合成来引入,发展学生的类比能力的同时,获得了向量的加法运算法则。思考是建立在事实性知识基础上的。
高三的高考复习也是如此,没有清晰系统的知识结构,就盲目地做题,思考也是不顺畅的,出现卡壳是常有现象。
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来说必不可少,它对于阅读理解其重要作用的四种形式:
1.提供词汇
2.使得你可以填补作者留下的逻辑空白
3.相关的要点可以合并,在工作记忆中增加空间,这样更容易联络要点
4.为模棱两可的句子提供解释。
因此,知识使你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如果知道得越多,拥有很大的词汇量和很大的知识面,学习新鲜事物就越容易,这在四年级是个分水岭,因为四年级阅读就着重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