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根据强壮老师指点,纠文如下:
关林庙广场晨练见闻
能够称为"林"的地方不多,山东曲阜有万人敬仰的孔林,河南洛阳有香火鼎盛的关林。而关林庙南边一千多平方米的广场,更是周边居民晨练的好地方。
我这一段时间因在伊洛医院住院,便习惯性地在五点走出北门,赶往那里活动身体。医生说我需要适度运动,这广场恰如天赐。周边是绿化带环绕,赏心悦目;地面由长方体石块铺就,平整开阔。
虽然天还没有大亮,可已有许多人来到这里锻炼。他们的身影在朦胧晨光中晃动,如同梦境中游走的魂灵。跑步的会沿着广场边缘四周转圈,男女老少都有,速度有快有慢。那些年轻人跑得飞快,像是追逐着什么;老年人则慢悠悠地踱着,仿佛在丈量生命的长度。
随着东方吐出鱼肚白,广场上逐渐热闹起来。打陀螺的有老大爷,也有老大妈,他们挥舞鞭子的样子,象是焕发了青春,抽打得陀螺竟发出哨音。那哨音尖锐而欢快,穿透晨雾,唤醒沉睡的城市。陀螺在地上旋转,他们的生命似乎也随之旋转起来,回到了童年时光。
有打羽毛球的,球来球往,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抛物线。那羽毛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如同命运般难以捉摸。打球的人汗流浃背,却乐此不疲。他们追逐的哪里是一个球,分明是生命的活力。
最令我惊叹的是那踩着滑轮飞翔的大爷,穿行在人丛中,如履平地。他须发皆白,却身手矫健,时而疾驰,时而缓行,自在如风。我想,这大概就是老当益壮的最好诠释。
震天价响时,整个广场都为之一抖。缘是甩鞭子的,两只手换着来,左边一下,右边一下。那鞭声清脆有力,仿佛要将昨日的疲惫与烦恼统统抽走。甩鞭者神情专注,每一鞭都凝聚着全身力气,鞭梢在空中划出凌厉的弧线。
舞者总是最引人注目的。跳交谊舞的,有一男一女跳的,也有两个男的一起跳的,也有两个女的一块跳的。他们不在乎性别组合,只在乎舞步和谐。音乐响起时,他们便沉浸在旋律中,忘却尘世烦忧。我曾见一对老夫妻跳舞,丈夫腿脚不便,妻子便放慢节奏,两人相视而笑,胜过千言万语。
广场西北边,是舞剑的一群大妈,动作缓慢,却极具力量。她们的剑在晨光中闪烁,如银蛇游动。一招一式,看似轻柔,实则暗含劲道。她们练的不是剑法,是心境。
庙门正前方的一队年轻少女,跳得热情奔放,壮怀激烈,节奏有力,招式疾快。她们青春洋溢,活力四射,每一个动作都迸发着生命的音符。围观者甚众,有人跟着比划,有人拍照留念。她们跳的哪里是操,分明是青春的诗篇。
相比之下,广场东北边的另一队大叔大婶们,跳得是乾县潇洒哥健身舞,他们的动作大都不到位,但都能跟上节奏,这是量力而行。有位胖哥动作尤其滑稽,却毫不介意旁人眼光,自顾自地跳着,乐在其中。我想,健身本就不该拘泥形式,只要能活动身体就行。
最令我感动的是庙南墙根下,排成一队的几位大爷大娘,每个人都用双手有节奏地拍打着前者的肩膀。那拍打声整齐划一,如同心跳。当拍到第99、100下时,还异口同声:“不活九九活一百,嗨嗨!嗨嗨嗨!”这口号朴素却充满力量,是对生命最直接的礼赞。他们拍打的哪里是肩膀,分明是岁月的鼓点。
太阳升高了,晨练的人们陆续散去。有的去买菜,有的回家做饭,有的赶去上班。广场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几个迟归的身影。石块地面上还留着他们的足迹,空气中还飘荡着他们的气息。
关林庙的钟声响起,深沉而悠远。我想起那位甩鞭老人对我说的话:“活动,活动,要想活,就得动。”这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生命的真谛。晨练不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对每一天的郑重迎接。
当医生告诉我可以出院时,我竟有些不舍。不舍这广场,不舍这里的人们。我会永远记得这里的晨光,记得那些在朝霞中舞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