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道曰规[1],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三参物[2],三三如九……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故黄钟之数立焉。黄者,土德之色;钟者,气之所钟也。土色黄,故曰黄钟。
(《淮南子·天文训》)
【注释】
[1]规:正圆之器,引申指圆。
[2]以三参物:三,指天、地、人。
【解读】
《淮南子·天文训》所说的:“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为阴阳”,实已描绘了太极分两仪的图像。《老子》曰:“一生二。”所谓“二生三,三生万物”,即阴阳二气,冲气以和的结果。“以三参物,三三如九”,“三”为天、地、人。古代中医脉诊的“三部九侯”,实由“三三如九”而推得。
九,为阳数之极,故古人多取数之九,因而有九天、九野、九州、九藏、九窍、九针……等称,乃至于医书的编撰也取九之数,如《灵枢》九卷,《素问》九卷。同时,《灵枢》《素问》各八十一篇,另有《难经》一书,也有八十一篇,皆合于九九八十一,所谓“黄钟之数”。
【参阅】
《管子·轻重》:“虙戏作造六峜,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
《素问·三部九候论》:“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
又曰:“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神藏五,形藏四,合为九藏。”
《灵枢·九针论》:“黄帝曰:以针应九之数,奈何?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
又曰:“岐伯曰: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
《难经·第十六难》:“脉有三部九候,各何主之?然: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上部法天,主胸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