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方立极・天地人和】浅社深塾 经子医读・宇宙论(9)
【原文】
天道圜[1],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上下。
何以说天道之圜也?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
日夜一周,圜道也。月躔[2]二十八宿[3],轸与角属,圜道也。精行四时,一上一下,各与遇,圜道也。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
以言说一。一不欲留,留运为败,圜道也。一也,齐至也,莫知其原,莫知其端,莫知其始,莫知其终,而万物以为宗。
日夜不休,宣通下流……还周复归,至于主所,圜道也。令圜,则可不可,善不善,无所壅矣。无所壅者,主道通也。
(《吕氏春秋·圜道》)
【注释】
[1]圜:①读作huán,通“环”。环绕。《列子·说符》:“圜流九十里”。②读作yuán,同“圆”。指天体。《易·说卦》:“乾为天,为圜。”《楚辞》:“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2]躔(chán):历行。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3]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将全天的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二十八宿是: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解读】
圜道之理早具于《周易》,而圜道之称首载于《吕氏春秋》。
《易·说卦》曾说:“乾为天,为圜。”《楚辞·天问》云:“圜则九重,孰营度之?”其所谓“圜”,乃是指天体的运行。
《吕氏春秋》则视“圜”为一种自然规律,称之为“圜道”,并明确指出,“精气一上一下,圜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诸如日、月、星辰的运行,春、夏、秋、冬四时的递变,万物的萌生、成长、衰老、死亡,其过程也属于圜道。
事实上,古代医家对圜道也颇有研究。如《灵枢·经水》所论,人身十二经脉“内外相贯,如环无端”,符合圜道之理。同书《营气》,论营气之道“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亦属圜道。又《营卫生会》曰:“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同样为圜道。
同时,《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又《阴阳应象大论》说:“生长收藏,周而复始。”“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气归精……精化为气。”以及《素问·六微旨大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都是圜道之理。甚至,古代养生家的导气之术也是如此。出土的医学文物行气玉杖首铭文云:“行气,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萌,萌则长,长则退,退则天,天几舂在上,地几舂在下,顺则生,逆则死。”显然与圜道之理相符。后世导气者有“小周天”“大周天”之称。其所谓“周天”,即圜道也。
金时医学家李东垣以“圜道”之理参合医理,其《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说:“经言岁半以前天气主之,在乎升浮也……岁半以后地气主之,在乎降沉也……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端,运化万物,其实一气也。”他又认为“土”在升降浮沉和生长收藏的过程中居重要地位,推及人身,亦是同理。即脾胃属“土”,在脏腑精气的升降运动中起有枢纽作用。
此后,朱丹溪论人的生理,认为“阳往则阴来,阴往则阳来,一升一降,无有穷已”(《局方发挥》)。在五脏中,“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脾土居其中;“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格致余论》)。凡此等等,无不与古人“圜道”之理相合。由此可见,《吕氏春秋》所说的圜道,乃是十分普遍的自然规律。
【参阅】
《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精气为天者。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