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阅读练习课教学反思
阅读练习课教学反思
在近期的阅读练习课教学结束后,结合学生的答题情况,尤其是主观题表现欠佳的状况,我进行了全面且深入的反思。
一、教学中的可取之处
在文本讲解环节,我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致剖析。以《紫藤萝瀑布》为例,我会带着学生逐段梳理内容,分析紫藤萝的形态,如“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颜色“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等描写,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从紫藤萝的繁盛中获得的生命感悟。对于“小鸟天堂”的非连续性文本,也会引导学生关注不同材料的特点,比如材料一介绍“小鸟天堂”的基本情况,材料二是景点介绍,材料三是门票信息,学习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像判断“小鸟天堂”相关说法正误时,就引导学生到对应材料中找依据。在讲解阅读方法时,会结合具体题目,向学生演示如何运用从文本想开去、抓关键语句等方法来解题,让学生有一定的方法认知。
二、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阅读面狭窄
学生阅读面较少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学生接触的文本类型和数量有限,在面对一些需要丰富阅读积累才能更好解答的题目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像在进行一些涉及文学常识、跨学科知识的拓展性阅读题目解答时,学生因为缺乏相关背景知识和阅读经验,难以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进而影响答题质量,比如遇到与历史人物、科学现象相关的阅读材料,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困难。
(二)练习形式与反馈不足
课堂上的阅读练习形式相对单一,多以纸质题目训练为主,缺乏多样化的阅读实践活动,如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有趣文章;小组合作探究阅读,共同分析一篇较难的文本等,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对学生练习的反馈也不够及时和全面,不能很好地针对每个学生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导致学生无法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阅读和答题问题,比如有的学生阅读时抓不住重点,有的学生答题语言啰嗦,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会影响学生后续的阅读学习。
三、改进措施
(一)强化主观题训练与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大主观题的训练力度。针对不同类型的主观题,如感悟类、拓展类等,进行专项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详细讲解答题思路和技巧,例如如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如何组织语言使答案更有条理、更准确。同时,定期展示优秀的主观题答案,让学生学习借鉴,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批改主观题,在交流中提升自身的答题能力。
(二)拓宽学生阅读面
积极为学生拓展阅读资源,推荐不同体裁、不同主题的优秀读物,如文学名著《朝花夕拾》、科普文章《昆虫记》节选、历史故事集等,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可以开展班级读书角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还可以定期组织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丰富阅读体验。
(三)丰富练习形式与优化反馈
丰富阅读练习的形式,除了传统的纸质练习,还可以开展线上阅读答题,利用学习平台发布阅读题目,及时统计学生答题情况;组织阅读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阅读积极性;开展角色扮演式阅读,让学生代入文本中的角色,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对于学生的练习,要做到及时批改和反馈,利用课堂时间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同时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课后单独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练习中有所收获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