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随心转,境由心生,有容乃大,命由已造。
如果你想要什么,不要急需的时候才呀,而要提前积累。
我们的肉身刚刚步入富足时代,但我们的精神还滞留在稀缺的恐惧之中。穷人思维,根植于人类的基因。率先用理性击碎它的人,也将率先获得身与灵的富足。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稀缺会俘虏我们的大脑。
当我们经历任何一种形式的稀缺时,都会对稀缺的事物全神贯注。我们的思想会自动而强有力地转向未得到满足的需要。
稀缺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会拥有的太少而感到不悦,而是因为它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强行侵入我们的思想之中。
稀缺对人类大脑产生的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无论大脑的主人是否愿意,稀缺都会牢牢地俘虏他的注意力。稀缺对注意力的俘虏,不仅会影响我们的所见和所见的速度,而且也会影响到我们对周遭世界的认识。
稀缺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分别为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致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稀缺会进一步延续并加剧稀缺。
稀缺会俘获我们的注意力,并带来一点点好处:我们能够在应对迫切需求时,做得更好。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损失更大,我们会忽视其他语言关注的事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变得不那么有效。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紧急的事情上,并将其他事物排除在外。这种专注会让人们从稀缺中获益,让人们获得“专注红利”。由于“目标抑制”的作用,人们在专注于某项重要事物的同时,就不容易想到其他重要事物。因此,专注也会导致管窥,让人们的视野变窄,从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稀缺,会迫使人做出选择。所有抽象的事物都会变得具体起来。
当稀缺俘获大脑时,人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如何以最有成效的方式去利用自身资源上。
中途修正反映了稀缺俘获大脑所引发的一种结果——一旦时间不够用的现实变得无法逃避,我们就会开始集中精力。
专注红利来源于我们提出的核心原理:稀缺俘获大脑。稀缺会自动将干扰和诱惑等因素推至一旁,让我们做到凭一已之力很难做成的事情。
管窥, 专注于某一事物就意味着我们会忽略其他事物,也叫“随道视野”。我们可以说稀缺令人“专注”,也可以说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只能一门心思地专注于管理手头的稀缺。
专注具有积极意义:稀缺会迫使我们专注在迫近的重要事情上,管窥则是消极的,稀缺导致我们有了管窥之见,让我们忽略了其他可能更重要的事情。
对一项事物的专注会抑制竞争意识。
我们专注,管窥,着手做事,都出于同样的原因:那些存在于“管子”视野之外的事物被抑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