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王迁居洛阳后,周公开始建立明堂,让天下前来朝觐。无论是涂山之会也好,孟津观兵也罢,都是君王用来测验属下诸侯的忠诚度的。周公设立明堂朝见,目的也在此处。
诸侯前来朝见,周公以天子的身份,背上携带斧子,居于屏风的后面,面朝南方站着,贵族按照公、候、伯、子、男的爵位,依次站在周公对面的中阶之上,以及东西阶和门东西。
夷、蛮、戎、狄站在东、南、西、北四门之外,较远的九采站在南面的应门之外。极远的四塞每世来朝见,只用告慰新君即位就行,不安排固定站位。
明堂朝觐,体现了周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尊卑等级,使得诸侯各安其位用来维护统治秩序,也就成为周公制礼的目的所在了。
朝会完毕后,周公又携带诸侯前去祭祀文王,颁布度量,推进政令的统一,并继续制礼作乐,成为了他这一年的工作重心。
周公摄政六年,见到成王渐渐年长,已经有了明君的倾向。他决定还政于成王,还政前,周公作《无逸》,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告诫成王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然后将成王服上王位,让他亲自理政,自己北面侍奉君主”。
周公旦退位后,依旧没有离开都城,而是继续辅佐成王。此时,他的儿子伯禽已经就位了,于是周公就告诫自己的儿子:
“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客。后遂以”周公吐哺”等指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
其实,周公吐脯又和他的治国理念是违背的。周公崇尚的亲近亲族,注定后世会和礼贤下士越走越远。
西周初年,正是男女滥情的时候,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因为,这样子就好像是坏了祖宗规矩,回到男女滥交的时代。为了重申这样的礼仪,周公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
“周公之礼”通俗指夫妻同房,做爱,发生性关系,是汉语中的委婉说法,有点戏谑的意味。
周公另外还行制礼作乐,巩固自公刘以来,到武帝时期发展起来的礼乐制定。寻找其中的缺点加以改进,从而使得中国几千年来的尊卑体系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