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3360字,预计阅读8分钟。
你好哇,我是林小西。
昨天在书上看到一段话:一个人是否能够实现个人自由,就看他是否能够每天坚持做点能在未来帮助自己的事情。
如果想要在未来过上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就要对自己狠一点,主动抵抗人性的弱点。
每天想睡懒觉,就要让自己不要赖床;
每天都想刷手机,就要让自己去读书写作;
每天都想葛优躺,就要让自己管住嘴迈开腿。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幻想着拉开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
然而那些逐渐变得更强的人,往往只是少数。
一个人想要改变,只能靠自己。
小西在这2年里,虽然偶有偷懒的时刻,但大部分时间也在踏踏实实地努力扎根,向上生长。
30岁的年纪,过上躺赚的自由人生,也完全得益于一直在做的几件事情。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5件事,可以让我们用一年时间去变强,然后悄悄艳所有人。
01.
早起
早起的这一年来,明显感觉自己成长进步非常快!
我也切身体会到非常多早睡早起的好处,无论是身心的健康,还是对于生活和工作的正面影响。
开始早起之后,我发现真的可以完成很多以前总觉得“没时间去做”的事情。
比如,早起之后读书、写作、运动、复盘、制定每日TODO清单……
早上的时间,仿佛是偷来的,全部可以凭自己喜好来安排。
早起,是打开人生蜕变的开关。
利用好早起的时间,你就可以打造一个自己的天地,开启崭新的人生。
正如《掌控清晨》中说的:
从清晨中得到最大的收获,等于在生命中得到最大的收获。
早起,不仅是一种健康理念,还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成长思维。
你怎样度过一个早上,你就怎样度过你的一生。
02.
阅读
读书这件事,是我做的最为正确的事情之一。
甚至在我不知道这件事会在未来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情况下,我也乐此不疲。
我曾在22年3月到10月这段时间里,每个月保持8-10本书的阅读量。
当然我也是后来才意识到,这不过是“避难趋易”的一种做法,因为在那段时间里,写作才是我更应该做的。
不过我永远感谢这段经历,在看不到希望的晦暗时光里,我通过大量阅读,打造自己的基本盘,塑造起坚实的阅读基础。
因为读写不分家,想要写得好,首先要脑子里有“货”。
也就是足够的背景知识,能够让我在写作时信手拈来、随意调用。
所以阅读这件事,是每天的必修课。
即便是放假或休息的时间,我也会通过听书的形式去填充自己的大脑。
我身边很多牛人都是大量阅读的典范:
逆熵增者曾经一年读完170本书,很多小伙伴也是52-100本不等。
随着对写作的重视,我也慢慢调整自己的阅读计划,从最开始的100本,降到52本,也就是平均一周一本书。
正如赫尔曼·黑塞说的: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在我所涉猎的领域里,包括阅读写作、个人成长、认知科学、脑科学、心理学等。
这些不同领域的好书,会带着我去探索更多的好书。
同时它们也会提升我的认知、读写能力等,让我能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独处的时光。
我永远感谢书籍。
03.
写作
今天是我日更写作的第351天。
在这期间,各平台粉丝、阅读、收益不断提升。
我也陆续创作出阅读量10W+、40W+的爆文。
这些外在的激励,给我很多鼓舞和动力。
当然,更强大的驱动力来自我的内心。
我知道我在做我热爱的、并且具有“复利效应”的事情。
我有信心,我可以靠写作过上我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可能觉得写作是文化人才能干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笔。
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写作。
以前纸媒时代,信息并没有如今这么发达,书写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但如今互联网时代,谁都可以在网上写作。
有很多平台,都可以让普通人发光发热。
普通人写作的好处简直太多了!
写作,是增加“睡后收入”的绝佳方式。
很多人通过公开写作,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将内容集结成书,赚取版权收入。
普通人写作出书,是极好的“将一份时间出售多次”的商业模式。
写作,也是极佳的自我疗愈手段。
比如,思绪混乱的时候,将大脑中的想法写下来,清空自己,更有秩序感;
写下来,你会有更多的机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发现自己的真实想法。
对我来说,写作让我投入更多的思考,锻炼逻辑和表达能力。
写作,也是我用来抵挡这个物质世界洪流的一种方式:
将所有的郁结于内,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发乎于外。
写作还有很多好处。
这些好处,都需要你亲自动手写起来,躬身入局,才能体会得到。
04.
运动
之前的我,总是为不运动找借口,跑鞋买了3个月还没沾过地。
还自认为是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投注在重要的事情上。
比如读书、写公众号,也就是那些当下就能收到反馈的事情。
殊不知,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后来由于久坐,腰部会有一些酸痛感,才意识到“出来混迟早都是要还的!”
于是给自己买了一个护腰,以便起到一些支撑作用,减轻久坐带来的腰部压力。
同时在今年4月底,和女朋友一起去报了健身房。
最开始是想要学习游泳,后面探索了几家店之后,觉得其中一个环境还不错,健身、游泳都可以,所以就选择了它。
到现在游泳课程快结束了,学蛙泳也差不多了,至少比以前完全的旱鸭子强了。
每周也会至少去健身房2次,跑步、撸铁。
虽然刚开始身体有一种撕裂感,但肌肉不就是这样形成的嘛?!
一直以来,我的体重都非常轻,明显属于“太瘦了”的范畴,我也总以为自己属于“干吃不胖”体质。
虽然运动这两个月,体重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不过感觉自己的体质变好了,胳膊上也有一些肌肉隐隐若现。
在《认知觉醒》这本书中,我也看到周岭老师提到,运动之后进行学习、写作等耗费脑力的工作,效率会更高、效果也会更好!
真的是这样,亲测有效!
05.
复盘
为什么我们需要记录和复盘呢?
记录——看见即是降伏。
之前读过格拉宁的《奇特的一生》,惊叹于柳比歇夫对时间的使用统计。
于是决定买了那种自律计划本,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使用,给自己规定每天的待办事项。
完成之后打✔,没有完成就打✘,将自己的时间利用完全可视化。
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自己都吓一跳。
不知不觉中我都浪费掉了很多时间。
比如我今天需要写一篇文章,准备工作需要查找素材,就开始刷网页和微信,一不小心2个小时就过去了,文档还空空如也。
一会被网页的信息吸引了,一会朋友圈又有新的消息,看看这个瞧瞧那个。
还有就是我开始写自律计划本,定好的早睡早起计划,最开始的一个星期,我一次也没完成。
如果不是如实地记录下来,我还会一直沉湎于自己真的很努力的假象之中。
记录下自己的时间真实利用情况,也让自己更加坦诚地面对自己。
优点继续保持,缺点就需要反思、总结,并改掉坏习惯。
2024年伊始,为了方便统计,自制了电子版的复盘模板,直观又清晰。
接着来说复盘。
“复盘”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棋类术语。指每次对局结束后,棋手在棋盘中重新走一遍,以检查对局中对弈者的得失关键。
复盘被认为是围棋选手增长棋力的最重要方法,尤其是和高手对弈时,可以通过他人的视角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将别人的经验化为己用。
那我们普通人并不需要这么麻烦,我们所说的一般性复盘,是指在头脑中对过去所做的事情重新“过一遍”。
通过回顾、反思和探究,找出原因,总结规律,指导我们下一次的行动。
比如,每天晚上临睡前把今天的事务回顾一遍,有哪些是可以提升和进步的?哪些是没做好需要改正的?
每天坚持复盘,就这一个习惯,就可以给你的人生带来很大的进步和改善。
因为我们的学习主要通过三种途径:
一种是向书本中学习前人总结的知识;
一种是向身边的人学习优秀的经验;
还有一种是向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
我们的人生也好、生活和工作也罢,都会在反思和复盘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06.
写在后面
以上就是小西这一年多时间亲测有效的5个好习惯,坚持践行才终于有了今天的收获!
《靠谱》这本书里写道: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人,是由读过的书、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情共同积累而成的。
我们的今天,是由过往决定的,也是已经无法更改的;
然而我们的未来,是由当下我们的选择决定的。
而这个选择权,依然在我们自己手中!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一个灿烂的未来,也完全可以通过一年时间去变强,主动描绘出一个灿烂的未来!
希望我的经验,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改变自己,从现在就可以开始。
• End •
作者简介:
林小西,一个坚信长期主义的终身成长者。
2022年开始觉醒,大量阅读大量输出。
践行用生命影响生命,通过自律和行动获得自己想要的富足人生!
今天是日更写作的第 351/500 天。
如果你也热爱读书写作,欢迎一起交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