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做到深入工作?
哲学家戴维•梭罗曾说:“真正有效率的劳动者,不会整天马不停蹄地工作。”浮浅工作,会让我们忙碌不停,且没有收获。 深度工作,既能创造价值,还可让我们身心愉悦。有一本书《深度工作》上面介绍了深度工作的4个准则,这四个准则就是:专注工作、拥抱无聊、远离社交媒体、摒弃浮浅。
1、专注工作
首先要为深度工作创造适宜环境,减少噪音与干扰源,如关闭手机通知、整理桌面。然后采用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技巧,将时间分割为专注时段与休息时段,例如以 25 分钟为一专注单元,期间全身心投入任务。保持大脑持续聚焦,像作家在创作时,专注于情节构思与文字雕琢,以此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挖掘深度成果。
2、拥抱无聊
当处于日常无聊间隙,如等待公交或会议间隙,不急于用娱乐填补。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知识回顾或思维训练,比如回忆工作流程中的关键步骤或在脑海中做简单的数学运算。把无聊当作锻炼专注力的机会,逐步培养大脑在非理想状态下快速进入深度思考的能力,从而在正式工作时能更迅速地沉浸其中,提升整体工作深度。
3、远离社交媒体
明确社交媒体使用的时间界限,如仅在午休或下班后的特定时段查看。工作期间,将社交媒体应用从电脑桌面或手机主屏幕移除,关闭消息提醒。例如,设计师在工作时若远离社交平台的干扰,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意构思与作品完善中,避免碎片化信息打乱设计思路,保障充足时间与精力进行深度创作,提升工作产出的专业性与创新性。
4、摒弃浮浅
对工作任务进行分类,识别出浮浅工作,如常规数据录入、简单文件转发等。将这些浮浅工作集中在特定时间段批量处理,而把大块时间留给深度工作,像项目策划、方案撰写等。学会拒绝不必要的浮浅任务邀请,合理规划日程,确保深度工作的连贯性。使认知能力在深度工作中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工作价值与影响力。
总结:俗语有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多少人拿这句话来自我欺骗。但现实是,获得成功的人,往往不论艰苦,深度工作,只问结果。正如《深度工作》中所说:“忙碌等于产出的理念已经过时,知识工作并非生产线,也不靠忙碌支撑。”深度工作并不适合所有人,但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能帮我们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进而造就富有效率和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