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终于结束了,紧张的阅卷工作后,我顿觉空虚,仿佛一学期的工作可以告一段落,却又不得不思考下一阶段的工作。马上开始必修二的学习,也是网传“玄月学”的地理要登场了。为什么社会上会给地理学这样的一个定位呢?我认为它有两个主要的原因:第一,学科性质既偏文也偏理,所以在学习思维方式上需要学生全能,且不断切换,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其次,地理学是生活中的科学,它不像数学,物理那样抽象,也不是语文英语这样的思想感知,它是实实在在的地理现象,以及它背后的原理,造成的影响等。在这个刷题先行的时代,孩子们实践的机会太少了。他没有见过,自然就想不到。
比如,本次期末考试有两个知识点特别明显的体现出生活常识的重要性:
案例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学生写的五花八门,比较典型的两个错误是写成了冲积扇的形成过程加三角洲的形成和海浪侵蚀过程。在阅卷的过程中,我想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错误认知呢?最主要的原因肯定是他对地理现象的时空思想理解不到位,其次也是他对实际的地貌没有一个形象的感知,试想如果有机会带她真正的去看看三角洲的样子,或者他动手做一个三角洲的模型,是不是这样的错误就可以避免了呢?
案例二:最后一个问题问的是改良土壤有机质低的措施?有的同学写掺砂,加熟石灰……总之在土壤养护部分出现的措施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在学生的答案里了。其实我们在上课的时候会强调“对症下药”,可是,我们其实忽略了学生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大夫”,他号了半天脉,其实没看出来这个病到底是什么,又怎么能“对症下药”呢?
基于以上两个问题,我觉得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做以下尝试:
第一,能用模型展示的,能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不再只是用单一的语言讲授的方法进行;第二,能用实验操作的尽量用实验操作;第三,利用好学校周边的土地,可以将课堂真正的搬到土地里去,让学生真正的去摸摸土壤,看看农民是如何种地的,甚至是把校园里那几块小菜地利用起来,真正让孩子们去操作一下。第三,争取把他们带出去,去真实的地理世界看看,比如研究一下南京市的城镇化发展历程,研究一下南京本地的企业的产业链。
总之,书本上来的总觉浅,真正的学习还在实践,让学生亲眼见识一下什么是休耕,轮作,间作,套作,垄作,免耕,连作,相信他一定会答出来如何提高土壤的肥力的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