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会影响考试成绩吗?
小学阶段的阅读看似对成绩没有影响,但实际上是帮助孩子在积累和铺垫,它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事实证明,高考成绩的高低与阅读量成正比。
二、无意学习和有意学习之间的关系
在任何领域下,无意识的学习数量越多,而后有意识的学习质量就会越高。
苏和姆斯基:️
a.无意识的学习比例应该远远大于有意识的学习比例。(儿童阅读是种无意识的学习)
b.如果有意识学习比例太大,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也容易出现学习疲劳现象。
c.儿童在高段和中学学习成绩不佳,早期阅读量不够是根本原因。
d.儿童不应该补课,应该补阅读。
三、儿童阅读与教材学习承担着不同种功能
儿童阅读是完成了对知识的无意学习,最终指向的是成为一个人。
教材学习是完成了对人的教育,有意识学习,且最终指向的是知识。
只有教材学习,或者主要是教材学习会导致人的缺席,最后走向了知识中心主义。
知识只有与人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鲜明的生动的,因此做儿童课程,现在越发重视教材的人文主题。
四、双线并进关系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特征。
低段:绘本+桥梁书+初级童书+长文挑战。
有效地发展儿童的识字量,同时让儿童最初的校园生活变得富有意义。
早期儿童阅读无助于成绩提高,但会对孩子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段:海量阅读
刺激阅读自动能力的形成,为儿童在语文教材中理解篇章奠定语感基础。
中期儿童阅读与考试就能够相互支撑,不会拉低成绩,可能会提高成绩。
高段:经典研读
前期的积累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对阅读能力会进行深度加工。
儿童可以迁移到训练中去,从而让训练达到足够的水平,对学习成绩产生本质的影响。
重要前提:无论对儿童阅读还是语文教材都要有深度的专业的研究。
晨诵,与黎明共舞
一、什么是“晨诵——午读——暮省”。
晨诵:明亮的开启。午读:丰富的拓展。暮省:反思与吸纳。——儿童的生活方式。
二、以发展儿童的精神生活为目的的课程体系。
晨诵:诗歌诵读。
午读:大量的儿童阅读,包括精读和泛读。
暮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并形成反思能力。
三、什么是晨诵以及晨诵的意义。
晨诵课程:最有仪式感,每天到校后第一个课程,通常时间为20分钟。
晨诵内容:选择一些适合儿童诗歌或童谣,如《早安,小松鼠》,让学生感受母语的美,感受情感的情怀,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与黎明共舞。
晨诵课是教师赠予儿童的一份美好礼物。
晨诵课强调生命体验和精神建构。首先塑造的是教师,只有穿越教师的生命,才能够真正地雕塑学生。
个人感悟
在以往的教学生活中,我曾多次反问自己花大量的时间抓学生的阅读,那学习成绩下降了怎么办?因此在前进的路上,我总是不停地自我怀疑。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儿童阅读与教材学习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且儿童阅读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儿童阅读不应该让位于给教材学习,还应主张重视儿童阅读,因为我们最终想要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真正的人。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目光去看待儿童的阅读,用母语丰厚儿童的童年,用阅读点亮孩子的心灯。
关于晨诵,我一直以为就是要坚持早读,读课文,巩固基础。其实不然晨诵是很美好的一个课程。用诗歌中浅显易懂的表达,培养儿童对世间万物、社会百态的敏感。让孩子们开启一个美好的早晨,美好的一天,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的韵律。心动不如行动,找一些美美的儿童诗,明天就送孩子们一份礼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