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教学”学习笔记之三十九(1208)
今天首先谈谈多样的课程形态:丰富实践方式。
基于学科教学进行教学延伸可以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课堂教学的拓展,或是由一篇到群文和整本书的创新整合,或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比如进行课本剧、戏剧的创编或是某一项目的专题研究,从而引导和激发学生主体自觉,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知识由课内向课外适当延伸,进行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训练,以拓展学生视野,吸收更多信息,获得更丰富、更深刻的体验。
再谈谈多样的学科教育性:丰富学科目标。
当你眼里只有学科的时候,你看到的只是学科知识技能;当你眼里有儿童的时候,你看到的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生。当下许多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欠缺灵活,给学生的信息量过于单一,只是就数学教数学,就科技教科技,没有从培养一个人的角度综合地来教学。
教师对知识理解的变化,直接导致教育活动本身的指向变化:传输知识本身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对自己所在世界的深层理解才是目的。只有摒弃德育、体育、智育等因素相割裂的观念,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文化意义与价值,教育过程才可能成为一种文化意义的生成过程。
学科教学的教育性,不是必须通过额外加入一些道德因素才能进行的,其最大的道德教育资源,就是学科知识本身。主题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是把有关知识传输给学生,还需要将这种表层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机的整合,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通过学科和教育的整合,使得知识或技术仅仅被当作生活情境中的一个要素,实现人完整发展,才是真正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