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句话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学问从哪里来呢?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的,做人做事上去体会。这个修养不只是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看到别人犯了错误,自己便反省,我不要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随时随地要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有体验,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就是学问。开始时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就会有会心的兴趣,就会“不亦说乎”而高兴了。
第二句话告诉我们做学问要能够享受寂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恒心。不但要有恒心,也需要有家人朋友的支持,如果能够有一个真正懂你的知己与你一路同行,那就更好了。在你埋头苦干的路上多半是寂寞的,我们现代人遇到的问题,古人也都经历过,孔夫子告诉我们不要怕没有知己,只要我们坚持下去,那个人就一定会出现。
第三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乐观精神。学会从好的一面来看待遇到的问题,我们的生活会快乐很多。
学习论语,让其指导自己的生活,每日反省已经成为了我的功课。希望我能离君子越来越近。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