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过会儿恁组你发言呀!”
“刚不是说选一个代表发言吗?怎么变成硬派了?”——疑惑可以有,但话不能说出口,因为从交流的时间被压缩可见会议的节奏不是一般地快。
我说就我说,本子上早已经框定了结构——我看到了(一个年青老师的沉稳和丰富,这是我当年包括现在都欠缺的,要知道上的可是作文课呀,而且是作文课中的“修改指导”,“自由拟题 锦上添花”“多元评改 修正习作”“例文引路 描写心情”“AI改写 描写心情”四个环节有条不紊)我想到了(沉稳来自用心的准备,既有对整组课文的深入研究,也有对这节课的充分把握,更有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的思考是(叙事类的习作修改指导课该怎么上)
袁老师第一个发言,干脆利索是她给我的印象,点评自然是“快人快语”。她坐下后,话筒传给了我,或许是受到她情绪的感染,我没忍住:看到了、想到了都没说,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思考——
00.由“听课评课”向“观课议课”转变,语言改变的背后是思维的精进,即,我们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得有一个话题作为我们观课议课的“焦点”,不能是你也说感觉,我也说感觉,到了引发不出一点儿思考!
01.提出疑问:修改的核心是什么?
这个问题在小组交流时,问过我们组坐在我旁边的老师。修改的核心是思想,思想就是要表达的意思,就“记一次游戏”这个命题作文来说,是童年的欢乐——题目要不要修改?要!因为文章题为眼,一个新颖靓丽的题目足以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这节课,他不应作为一个“修改点”)语言要不要修改?妥当,贴切的语言完全能让读者在脑海中形成画面,身临其境,所以语言、动作、神态、心情的描写是必须的。就“记一次游戏”来说,重点是过程,“锻炼学生关注事件过程,能够回忆并清楚地记录这一过程的能力。这其实既结合了3G四单元得故事框架梳理,又结合了本单元对语言、动作、生态进而是人物心情的细节关注”,修改要点是叙事交代要明白——时间不够,是因为重难点没有厘清!修改指导,老师要一清二楚。
02.给出建议:对四五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整体把握。
第四单元是神话单元,“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虽说是单元的阅读要素,但作为整册书来说,作为整册书得读写训练点丝毫不为过。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 把一件事写清楚(重在交代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就第六单元的习作来说,就是把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写清楚)。第六单元要求在写清楚这个游戏时,要把自己得想法和感受也写出来(是第二个语文要素的运用)。
03.评价重点:评价清单帮助不了孩子深入修改
跟着刘老师学,学本真。评价表可以用,但不能是那节课好像都能用的表。就这次习作来说,评价一个孩子的习作是否精彩,只有一个指标——那就是读者是否有进行批注的冲动!读者首先是自己,其次是同学,最后是老师!
真教研,我才敢这样直截了当第说,所以没忍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