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性格各异、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适应学情。
对同一个班的孩子,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下,可以实施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样的结果必然是优生学得好,中等生学得懂,后进生跟得上。例如,作文《我的老师》要求是:写出老师的身材、长相、穿着,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这一点,孩子们都能通过观察表述出来。有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好,三下五除二就写完了,此时,老师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能用简单的一件事反映老师的特点吗?这下就让善于表达的学生有了站起来摘桃的感觉,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向这个更高的教学要求进行“挑战”。
在相同的教学范围内,可以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一篇课文的生字新词时,班上的少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就东张西望,我并没有责备他们,而是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一个个比较难的题目,如找出文中的重点句段,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等,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来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上课也专心多了,能力也得到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