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的时候,我能不能打羽毛球?”“课后能不能跳绳?”“能不能丢沙袋?”一节课结束,同学们把我团团围住。我感到很惊讶,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了,他们为什么要问我?我问他们:“这么好的活动,为什么不能?”“不知道,班主任不让”“为什么呢?”孩子们回答道:“就是不让。”孩子的答复让我怅然若失。但我大概能猜到原因。前些日子,学校里发生了一起意外,受伤的是一名低年级学生。家长们的不满让校长很是头疼,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校方特地召开了一次安全例会,要求所有教师都要做好安全工作。因此,年轻的班主任向学生发出指令:不让他们打羽毛球,不让他们玩跳绳,不让他们丢沙袋,把他们封锁在教室里。我不禁想:难道有了这些限制,就能约束得了学生们的手脚吗?
教育部已经发出了明确的通知:中小学要保证学生在课间时间正常活动。多地也纷纷发出通知,要求学生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把学生带到室外,保证中小学生的休息时间,不可对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不必要的限制。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课间跳绳、踢毽子、结伴上厕所、去小卖部买零食,我们都很轻松,每个人都很开心。可如今呢?首先,教室的面积很大,很多学生都住在二楼或者更高的楼层,这就限制了他们的活动空间。另外,在课间十分钟,如果上一节课的老师拖堂了几分钟,并且下一节课提前三分钟收心,这就大大缩短了学生们的休息时间,所以,留给他们在课间玩的时间,也就只有五六分钟。最重要的就是学生们的安全。一旦学生受伤,遇到“头脑不清楚”的父母,校方和教师都会为他们的安全问题而烦恼。于是,十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就变成了“寂静的课间”。跑跳、说笑,本来应该是十分钟的“标配”。课间活动是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使课间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们喜爱,是一件非常考验老师们的智慧的事情。
由于实行了冬天的作息时间,我一直在想要不要在课间搞点有趣的活动,这样才能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我借助网上的资源,在短视频网站上找到了一段关于手指舞、有氧健身操、国学经典、书桌舞、益智游戏等内容。在阅读了大量的资料后,根据我校的情况,我决定让同学们来做几个游戏,锻炼他们的反应速度。第一次在课间试着玩“萝卜蹲”、“一箭穿心”,孩子们都乐坏了,还想再来一次。“萝卜蹲”的规矩,就是男生蹲完,女生蹲,把小组、桌子、宿舍、姓氏都加进去。被点名的人必须蹲下,没有被点名的人会受到“惩罚”,必须得表演节目。“一箭穿心”的规则是,两个人一组,然后从第一个人的腋下绕到另一个人的腋下,直到最后一个人。时间一到,第一个完成的就是胜利者,这可以锻炼大家良好的应变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比赛开始之前,会讲解一下比赛的规则,然后等待比赛的开始。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反应很慢,很容易犯错误,但过了几次之后,他们就越玩越兴奋,失误的次数也越来越少。特别是那“一箭穿心”,更是让他们满头大汗,乐在其中。
我最初的想法是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参加这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使那些比较内向、自卑的同学能够慢慢地融入到班级之中。这两次都是有成效的,后面我会搜集一些可以做的活动,让学生们在繁忙的学校生活中,减轻自己的压力,释放自己的本性,在快乐中学习,在幸福中成长。我觉得安全要“导”而非“堵”,不能要教学生“不能做”,还要教他们“能做”,玩些什么样的游戏,这样才能让他们的课间活动变得比较安全。温室不可能长出参天大树,“圈养”也不可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儿童,还给学生十分钟的课间时间,让他们真正地回到学生们的生活中来,让课间成为一种必要的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鸡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