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两节示范课都是从科学思维出发,以学生实验探究为主,步步引导层层深入,从教学设计到实验材料的改进都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分别说一说的我的学习收获:
武老师执教《产生气体的变化》一课
1、从聚焦开始,引导学生思考哪两种物质混合可以产生气体,然后学生思考设计实验,而不是直接告诉或者直接实验,这一环节我觉得做的非常好,先有思考再有验证。后面收集气体也是,教师先给定材料,供学生选择思考设计如何收集,看得出来武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思考和生成。但是在一些细节的地方可以在优化,比如怎么收集气体实验设计时,到底重点是让学生设计的是怎么操作还是让学生设计收集的方法?还可以聚焦一下。
2、武老师的课堂汇报值得我学习,不仅关注到了回报学生说的也在关注,听的孩子说,会让他们分析汇报的优点和不足。而且很多问题不是老师自己给出的,而是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生成,教师进行了提炼和总结。
3、武老师用了普通的可封口塑料袋收集气体,中间用加热的方式分隔成两半,实验材料易得,又方便了学生的操作。
何老师执教的《模拟安装照明电路》一课
1、何老师的这一节课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可控性,今天的这一课可以说是非常精彩和构思巧妙的,从细节处理到材料改进上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何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和思维提升。从直入主题的房间布局设计,到电路模拟安装。何老师先用了实物图到立体模拟图再到平面图,层层深入,学生一下子就能够看懂房间平面图,为后面的学生完成实验单在平面图中设计电路铺垫,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而且真个过程思路清晰且连贯。
3、何老师很巧妙的用水槽代替纸盒来模拟房间,材料易得又便于操作;用点胶来粘连电路元件,这些实验材料的改进易于操作又能够很好的解决实验问题。
4、何老师这个课从引入到设计电路图到动手连接电路图,思路都很清晰,对学生的引导也都很好,但是最后汇报环节,由于时间关系只找了一组,也没有分析为什么这一组能够成功达成(2个开关分别控制两盏灯)的任务,更多的小组并没有完成任务。我觉得课堂中时间的分配,还需要思考,到底是设计、操作、分析该怎么分配时间。40分钟的科学课堂,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