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程翔导师讲座有感
“志同者,不以山海为远”,秦导师的一句话,足以表达今年暑假的我遇见教师成长书院的感叹。曾经的偶像,从课例中走到屏幕前,用一场又一场的精神洗礼震撼我、唤醒我,真是相见恨晚,还好不晚。
听程翔导师做《雕刻人生》和《课比天大》的两场报告,深深感动于程老师亲切爽朗的笑声,折服于程老师宽厚智慧的人格魅力。从教四十年的他,把自己的教学之道和人生之道倾诉于话家常式的讲座中,让我看到了一位教师孜孜以求的赤子之心,一位长者的拳拳关爱后辈之心,更看到了一个平凡人雕刻自己走向卓越的英雄史诗。一个老师的作为可以有大小,但雕刻自己,应该永远在路上。
从教近十年,备课这件事,依然常常觉得重如泰山。我反躬自省,为什么很少有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呢?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自己没有走入“有学理的语文”,这不仅需要潜心研究教学内容和规律,更需要对自己上过的课精心打磨。“一个教师要有意识地整理自己的课堂作品”,程翔老师如是教导,把自己认为上的还不错的课例整理出来,每个学期做些积累,不也是丰厚的收获吗?“成长永无止境,学习没有假期”,雕刻自己,从上一堂好课开始。
程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好课的四个特征:“有明确的目标,目标合乎学生实际,目标达成是现场生成的,目标达成是大众的”,让我对课堂有了新的认识。
“有明确的目标”,是“教有学理的语文”的开始。任何一篇课文都承担着一定的语文功能,无需面面俱到,但也不能旁逸斜出,明晰文体特征,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目标合乎学生实际”是判断一个老师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成熟的老师备课时总想着自己如何讲得好,成熟的老师备课时总想着学生如何学得好。了解学情,从学生的问题出发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还在为公开课的你准备了一个演讲词式的开场白,以为带入情境却反应寥寥而难以释怀吗?还在为预设的教学内容没有完全呈现而充满遗憾吗?解决了学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学得好,才是一节课最大的成功。
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在程老师的步步剖析中,让老师们听得笑中有泪,深受感染,直呼妙哉。通过对比战士“笑了笑”和“想了想”两个细节,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参与体验、试错纠错过程中感受到了战士们的胸有成竹、无私奉献精神,这远比单纯的讲解分析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深刻得多,生动得多,这就是现场生成的学习目标。“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出错、纠错、内化、生成,从而形成学习的全过程,这才是好课。”我想,这样循循善诱、层层激趣的课堂,这样让学生恍然大悟,有成就感的课堂,参与度一定很高,目标达成的大众化也就实现了。这个细节的处理,这种教学目标的实现方式,也给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典范、指明了方向。
“课比天大”不仅要求老师修炼好自己的职业素养,更强调的是对教师人格的雕刻。钦羡于程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时那如花的笑脸,在听闻了这些暖心的话语之后恍然明白,教师和学生真的是一场以心换心的交情,你的真心,学生看得见。“睡会儿吧”“不丢人,上课不是演戏”,这是程老师在劝慰一个上公开课打瞌睡的学生;“看见学生清纯的目光我快乐,看到学生鲜明的个性我快乐,看到自己的付出帮助学生发生了变化我更快乐”,这是程老师在回望自己的教学生涯时总结自己的感受。一个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能够走入学生心里去的老师,也一定是一个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老师。
如果说“转益多师”是一个人专业成长发展的路标,程老师感叹自己是幸运的,他列举了一系列对自己成长有过帮助引领的老师,字里行间满是感激,成就等身却更加谦逊。他说:“贵人是有的,但不会主动来帮助你。这要看你是否真诚、虚心,是否厚道、朴实,是否纯净、清透,是否好学、勤奋,看你是否发自内心地尊敬前辈,尊重同龄人。”愿我们都修炼好自己的一泓清泉,自有明月映照其间,给你满目清辉,促你蔚然深秀,也给更多路过你泉边的人以滋养,走进你树下的人以清凉。
雕刻自己,从上一堂好课开始,从看见每一个学生开始,从深挖一泓清泉开始,从遇见成长书院开始。雕刻自己,不负光阴不负卿。